X 今日头条 直播间 一点号
第02版:时评

研究生与导师关系要淡化“私属”色彩

魏文彪

南京邮电大学1月5日发布通报:2019年12月26日晨,学校发现材料学院2017级一硕士研究生意外死亡。学校立即成立专门工作组,全力配合相关部门做好事件调查及家属安抚等善后工作。对调查过程中反映出的该同学导师张某的相关问题,2020年1月1日,学校已依据相关规定,取消张某研究生导师资格。(1月6日澎湃新闻)

虽然南京邮电大学已经依据相关规定取消了张某研究生导师资格,据学生意愿将张某指导的在读研究生全部转由其他导师指导,但对该硕士研究生意外死亡原因、经过却语焉不详,一些关键性问题依然有待调查后向民众公开。而从媒体报道来看,近些年在读研究生非正常死亡,家人指控其导师“逼死”学生的事件,可谓时有发生。

在读研究生与导师发生矛盾冲突与个人恩怨,很大程度上与研究生对于导师具有较强的“私属性”有关。由于研究生在学业评价、论文质量以及能否顺利毕业等事项上受制于导师,导师对指导的研究生的前途具有极大的权力,导致少数导师对指导的研究生“过度使用”,甚至将其当做“家丁”使唤。有些研究生稍有不从,便可能遭致导师的报复,令自己的前途受到影响。个别研究生不堪压力之下甚至选择了轻生,通过这种极端的方式发出“无声的抗议”。

为了在读研究生能够更好地深造,为其相对固定导师悉心进行指导,确有必要。但是,导师相对固定的同时,在研究生学业评价、论文通过以及毕业考核等事项上,其实可以设立相对开放的机制。比如,可以由学校院系教师组成小组,对研究生相关情况进行专业评价,以削弱导师在决定研究生前途上的权重,淡化研究生对于导师所具有的“私属”色彩。

研究生对于导师所具有的“私属”色彩得以淡化,导师对于所指导的研究生不再享有“绝对的权力”,就能减少乃至消弭少数导师对所指导的研究生“过度使用”,乃至将其当做“家丁”现象的出现,从而有利于减少与消弭在读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在学生与导师之间划出权责边界,可以使得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同时,建立相对开放的研究生评价、考核机制,也有利于破除研究生与导师之间个人关系对于研究生评价、考核的影响与干扰,有利于维护评价与考核的公平公正。

2020-01-07 2 2 燕赵都市报 content_22494.html 1 研究生与导师关系要淡化“私属”色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