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今日头条 直播间 一点号
第13版:青园

银杏

银杏成熟时,果子奇臭。

长在树上,还不显。那些掉落地上的,被踩踏得泥泞不堪,刺鼻味儿便出来了。旧年捡了几颗银杏回家玩儿,不小心挤破了,味道久久不散,悔得天天香水熏屋子。

雪妹在潭柘寺剥食银杏果,我是惊诧的。

这姑娘是清雅人,素来餐英吮露。所以又深信,她的食物,大概有不为我知的妙处。

探究新奇之物,是很过瘾的事儿。

银杏的名字,大抵到北宋才得。宋以前,或称“鸭脚”。李时珍《本草纲目》云:叶似鸭脚,因以为名。宋代开始入贡皇室,改呼“银杏”。据说,北宋皇帝的龙椅,就是银杏木材制成的。“因其形似杏而核色白”,明代又改称“白果”。

名“银杏”,与“杏”却截然不同。成熟的杏子,果肉甜鲜甘美,人喜食,凿开杏核,杏仁亦可生食;银杏的果肉恶臭、有毒,不可食用,剥去果肉取核,煮熟后破壳食其仁,亦不宜多。去掉果肉、拨出银杏壳是个痛苦的活计,宋代梅尧臣诗中说“剥核手无肤”。台湾朱家三妹天衣说她徒手剥除银杏的臭果肉,后来双手便“似换肤般蜕去一层又一层皮”,遂“不得不戴起手套作业”。她的二姐天心最爱吃炒熟的“糯香微苦”的果仁,白果微毒,妹妹叮嘱姐姐一天以四十颗为限,可姐姐常常吃到停不下来。

不能食,不能用,气味还不好,银杏果肉存在的意义何在?我的植物学朋友科普说,银杏根本没有果肉。所谓的银杏果实,其实是直接裸露在空气中的种子,种皮分三层:外层黄色肉质为外种皮,中间白果壳为中种皮,很薄的一层红色膜为内种皮。最里面的白仁是种仁。外种皮腐烂后,大量的氢化白果酸和银杏黄酮挥发出来,产生臭味。至于为什么臭,我猜,一来银杏本来就不是水果;二来,人们的嗅觉受不了,自然想把它埋掉,银杏种子就可以借力使力、顺理成章地生根发芽啦。

银杏树生长缓慢、寿龄绵长,二十年左右才开始结子,有“活化石”美誉,又称“公孙树”,即爷爷种树、孙子得食之意。生命力也顽强,明末冯时可《泰山记·岱庙》中说:“银杏大者围三仞,火空其中,独一面不枯,其上枝叶蔽芾如新植。”银杏树干起火,没烧光的一面,照样枝繁叶茂。1945年,日本广岛、长崎两地受原子弹轰炸,后来科学家考察,银杏树是当地仅存的活植物。

银杏的种植历史有多久,没有定论。远古说、商代说、汉代说,皆有。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上有数百棵树木,貌似银杏。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归纳魏晋树的画法:“列植之状,则若伸臂布指。”孔雀扇形的树木,是当时的流行画法,是否银杏,有待商榷。一直到唐代古籍中,还鲜见银杏。到了宋朝,有关银杏的记载逐渐多了起来,北宋欧阳修、黄庭坚、张商英,南宋陆游、杨万里都有关于鸭脚(银杏)的诗句。汪曾祺先生提到过,宋代画院录取画师,常出一些新奇的题目考验想象力,比如“昨夜宫人饮酒闲话”一题,画师就画了一角宫门,一大早,宫女端着笸箩出来倒果壳,有荔枝壳、桂圆壳、栗子壳、鸭脚壳……

即便在宋代,一开始,北方也是没有银杏的。梅尧臣诗云“北人见鸭脚,南人见胡桃。识内不识外,疑若橡栗韬”,戏谑北方人不识银杏、南方人不识核桃,见了两物以为是橡子和栗子。宋代阮阅《诗话总龟》中写道:“京师(汴梁)旧无鸭脚,驸马都尉李文和自南方来,移植于私第,因而著子,自后稍稍蕃多,不复以南方为贵。”因为珍稀贵重,皇室和贵族最先种植,“鸭脚半熟色犹青,纱囊驰寄江陵城。城中朱门翰林宅,清风六月吹帘旌”。宋代何薳《春渚纪闻·木果异事》:“元丰间(宋神宗时期),禁中有果名鸭脚子者,四大树皆合抱。”还说皇城的四棵银杏树主干粗实,有三棵结了很多果子,宫人在秋天收获果实“至数斛”。

关于银杏,宋代诗人梅尧臣与欧阳修还有一段佳话。梅尧臣屡试不第,欧阳修欣赏他的才华,向朝廷大力举荐。梅尧臣感激欧阳修,回安徽宣城(宣城银杏宋时常作贡品,晁补之有“宣城此物常充贡”诗句)老家探亲时,特意摘了银杏果,遥寄伯乐。欧阳修非常高兴,写诗《梅圣俞寄银杏》(梅尧臣字圣俞)酬谢“鹅毛赠千里,所重以其人。鸭脚虽百个,得之诚可珍……开缄重嗟惜,诗以报慇勤”,把银杏比作“千里鹅毛”,感谢梅尧臣的情意深重。梅尧臣随即和诗一首《依韵酬永叔示予银杏》:“去年我何有,鸭脚赠远人。人将比鹅毛,贵多不贵珍。虽少未为贵,亦以知我贫。至交不变旧,佳果幸及新。”收礼物的人开心,送礼物的更开心。两人因为李太傅家中的银杏树,也诗词互酬过。梅尧臣见北方人不认识银杏,特意作诗科普,“鸭脚类绿李,其名因叶高。吾乡宣城郡,每以此为劳。种树三十年,结子防山猱。剥核手无肤,持置宫省曹”,介绍银杏的形状、成长时间、取得杏仁的方法;欧阳修的和诗在立意上深远一筹:“鸭脚生江南,名实未相浮。绛囊因入贡,银杏贵中州……今也遍中国,篱根及墙头。物性久虽在,人情逐时流。”银杏最初以稀为贵,如今却很普遍了,物性长久,人情却淡漠了,写这首诗,就是为了让后世不要忘却它的来历。

银杏的采摘,古人介绍了一种方法:“熟时,以竹篾箍树本,击篾,则银杏自落。”我喜欢用手臂摇晃树干,熟透的银杏噼里啪啦雨点般掉落下来,很有丰收的喜悦感。银杏仁儿,除了炒成干果,还可以煮着吃。孔府家宴有一道著名的“诗礼银杏”,白果仁焯水煮酥,浇上猪油、白糖、蜂蜜、桂花酱熬制的浓汁,粉糯软烂、清新鲜淡、甘馥宜人。陆游患牙疼病,饮食受到限制,“病齿已两旬,日夜事医药,对食不能举”,却丝毫不影响他设茗待客听雪落,“不饤栗与梨,犹能烹鸭脚”,牙疼也不耽误煮银杏仁吃。虽然味道不错,但因毒性的缘故,银杏还是少吃为宜,《三元延寿书》说:白果食满千颗,杀人,昔有岁饥,以白果代饭,食饱者次日皆死。

过则不宜,万事万物,不都是这样吗?

2019-12-11 王 艳/文 2 2 燕赵都市报 content_18907.html 1 银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