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今日头条 直播间 一点号
第14版:青园

海兴南锣剧的演变

《老少换》

海兴南锣剧演出现场

《豆腐王》

王德彰/文

“南锣”作为河北省的地方剧种,许多观众原来很陌生。1981年10月在省会石家庄举办河北省业余小戏观摩演出时,海兴县业余剧团演出了经过杨双发整理改编的南锣剧《顶灯》,该剧被评为优秀剧目。自此人们才认识了这个剧种,对它逐渐熟悉起来。尤其是2007年海兴南锣列入河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戏剧类)后,更引起业内外关注。

“南锣”剧种名称的由来

南锣剧源于“罗罗腔”,系戏曲声腔之一种。清代康熙年间,“罗罗腔”流布于湖北、湖南、江西等省。有人认为,它是由弋阳腔演变而成,至乾隆年间传到扬州,随后,其影响日趋扩大。“罗罗腔”在山西省一带,又演化出“晋北罗罗”“上党罗罗”等剧种。它在山东省惠民县和河北省海兴县等地也早有流传。同时,“罗罗腔”还被京剧等剧种有所吸收。

因为“罗罗腔”来自南方,故清初流传到北方后,人们称之为“南罗”,因“罗”字与戏曲打击乐中的“锣”谐音,遂改为“南锣”。

对于南锣剧的由来,还有两种说法:

一是认为,南锣这个剧种系由北方“耍孩儿”小曲演变而成(“耍孩儿”小曲又称“咳咳腔”,源于金元时期的“般涉调·耍孩儿”)。

二是据剧作家杨双发考证,南锣剧系由明万历年间流传在海兴一带的民间小曲《打枣干》(又称《挂枝儿》)演变而来,元、明两代称这种民歌为“时尚小令”。明代沈德符在其《顾曲杂言》的“时尚小令”条言:“嘉(靖)隆(庆)间乃兴《闹五更》《寄生葺》《罗江怨》《哭皇天》……比年以来,又有《打枣干》 《挂枝儿》二曲,其腔调约略相似。”明代王骥德在其《曲律》中也说:“小曲《挂枝儿》,即《打枣干》,乃北人长技,南人每不能及。”说明此曲始于北方,但后来传至南方,进一步发展后,又从南方传回北方。因其主要打击乐是小广锣(铛子),所以北方人便称之为“南锣”。

究竟哪种说法更为确切,有待专家们进一步考证。

南锣剧种四个发展阶段

梳理南锣剧的脉络,发现它大体经过了“民乐·南锣曲”“南锣秧歌戏”“南锣戏曲”“南锣戏曲的复活与发展”四个阶段。

据湖南《湘剧志》记载,“南锣”俗称“七句半”。现在我们听到的“南锣”唱腔,轻松活泼、清新明快,近似民间小调,又与“吹腔”有相似之处,别有一番韵味。表演伴有杂技、武术、舞蹈等动作,伴奏乐器锣始终贯穿唱、念、做、打中,唢呐的运用突出了河北吹歌的民乐特点。

海兴南锣剧的唱念,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戏文唱词幽默风趣、动感较强。上滑音、下滑音“哎咳唉咳哟”和“嘚儿”等是南锣唱腔中所特有的装饰音,其中“嘚儿”须演员用卷舌等技巧,方能发出嘟噜音。此外,南锣的念白与唱词均用海兴一带方言土语,声母“zh、ch、sh”多由“z、c、s”代替,且仄声韵、“yi”字韵与儿化韵用得较多,这使海兴南锣剧目的演出,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剧情多体现海兴一带民俗,传统剧目行当大多为一丑一旦(俗称“两小”),演出滑稽、幽默,以生动活泼的形式教育人们尊老爱幼、积德行善、勤劳耕织、尚文进取等。“南锣”流行的剧目有《顶灯》《打面缸》《打灶王》《打杠子》《打枣》等。

据杨双发考证,早在明末清初,现海兴县境内的几支民间乐队(道人队)就吹奏类似《南锣曲》的曲调,其中著名的有城关镇马厂村和赵毛陶乡许庄子村的两支乐队,到清代乾隆年间发展更快,出现了著名艺人刘希元和李玉成。海兴县小梨园村,在清代康熙年间已建立秧歌团,演出南锣秧歌戏《顶灯》《顶砖》,吕元三扮演《顶灯》中的张其山。到清同治年间,河北梆子、京剧传入海兴,对南锣影响很大,使之来了一个飞跃。至光绪三十年(1904年),南锣的演员行当、舞台布景、文武场面已相当规范。

解放战争时期的1946年,南锣作为一个独立的剧种,终于搬上了舞台。作为中国的传统戏剧、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文艺形式,南锣深深扎根群众、服务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一直发挥着为革命斗争、经济建设、改革开放服务的功能。1948年,海兴县的民间艺人参加了解放战争的支前工作,他们在江苏省扬州市小李集乡举办春节联欢会时,演出《顶灯》,广受南方观众欢迎。

“南锣”在传承中发展

进入新时期,国家实行改革开放,“南锣”更是在传承中发展。1979年,剧作家杨双发和曲作家冯世昌,对传统剧目《顶灯》进行了改编创新。1981年10月,该剧在石家庄举办的“河北省业余小戏观摩演出”(共有全省24个小戏参演)中广受好评。这个小戏共两个角色,夫妻二人一丑一旦,俗称“二小”,秦腔、川剧、评剧等剧种都有演出。剧情是教育人们戒赌,丈夫(丑)热衷赌博,不务正业,妻子(旦)教训他,他就哄妻子玩花活:头顶灯钻桌子、椅子,还顶灯打滚,最后竟将灯吹灭——这个小戏,主要展示丑角的表演技巧。海兴南锣的《顶灯》,除展示丑角的表演技巧外,揉进了更深刻的思想内涵。

1982年,杨双发、冯世昌又创作了南锣现代戏《豆腐王》,戏曲内容和表现形式都有了新的突破。他们新创的《豆腐王》《招亲》等,多次在省市文艺会演中获奖,引起了国内戏剧界的强烈关注,相关部门多次召开专题研讨会,并给予高度评价。

尤其是近几年,海兴县委、县政府对海兴南锣剧的传承与发展十分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南锣剧的保护工作。海兴县文广新局对南锣剧的传承、保护、发展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五年计划,还走访南锣剧民间艺人,组织南锣剧培训班。海兴南锣剧演员中马厂村的刘振江、小山村的丁宝江以及郭兰芳、任景洋、邱月琛、翟广荣、张余飞等,都很有影响。

2011年7月13日至15日,受河北电视台农民频道《绝対有戏》栏目组邀请,海兴南锣剧《顶灯》在河北电视台参加了节目录制。海兴县文广新局高度重视,购置器材、服装、道具,安排专业人员改编剧本,组织专业队伍参加排练。经过精心的准备,7月13日,一行14人赶赴河北电视台录制节目。演出完毕,海兴南锣剧《顶灯》受到在场专家的一致好评,被专家们誉为中国地方戏曲的一颗明珠。

海兴县的民间艺人和艺术家们,继承、发展了“南锣”这个剧种,难能可贵,在河北戏曲史上写下了光彩的一页。海兴南锣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河北的这个独特剧种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2019-11-27 2 2 燕赵都市报 content_17086.html 1 海兴南锣剧的演变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