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今日头条 直播间 一点号
第13版:青园、美文

朝花夕拾

宅院的秘密

张艳娟/文

宅藏家事。中国式的宅院,无论是土坯盖起的小宅小户,还是黄瓦红墙的深宅大院,都如厚重的史书,记录着一个家庭的兴衰荣辱、悲欢离合,沉淀成每个游子心中家的符号。

我家的老宅已建有30多年。方正原石打基的红砖墙、探出的屋檐下描刻生动的飞禽走兽、室内木门玻璃上振翅欲飞的鸟雀……走过30多年的斑驳光阴,早已不复初时的光鲜。我轻抚它们的肌肤,那一块块静默而立的砖石在风中微微颤抖,纹理抖动,似在诉说未曾遗忘的锦瑟流年。它们记录着父亲的意气风发,记录着父亲于繁华市井中曾经的招摇和辉煌。

“白马红缨彩色新,不是亲者强来亲。一朝马死黄金尽,亲者如同陌路人。”这是父亲经常念起的诗。父亲17岁就当上了村大队队长,1982年分队后,凭借自己过人的头脑和广布的人际关系,办起了乡里第一家塑料厂,出产奶瓶和孩子们上学喝水用的小背壶。除了在家乡批发,他还经常参加各地的展销会,结识了不少城市里百货商店的经理,为产品打开了销路。产品供不应求。

正值“白马红缨彩色新”的时候,父亲盖起了这座宅院。那时人们住的多是“内生外熟”的土坯房,条件好些的住青砖房。父亲的石头打基、实木门窗、松木檩条,这些种种令人眼热不已,喧嚣了整个村庄。打地基那一天,母亲和外婆一晚上没睡,整晚围着地基看着,说是打地基的时候断不能离人,怕有东西掉在里面或被交恶的人下了“镇物”。“你爸爸太招摇,恐怕会得罪人的。”母亲总是隐隐担忧。

木工师傅是盖房的主角,他们凭借多年的经验和独具匠心的审美,弹墨线、锯长短,反复地拉锯、推刨、削砍。没多久,四大间房子已初具规模。

那个年月盖房动土最讲究风水。上梁是大事,父亲用毛笔在红纸上写上“上梁喜逢黄道日,立柱正遇紫微星”的对联,贴于梁柱上。这一天,要备大席,炖鸡炖鱼、蒸馒头、做豆腐肉菜。既要祭祀神明祈佑家宅平安,又要请亲友和盖房的师傅们吃饭,表欢庆犒劳之意。20世纪80年代,宴席一直是村庄人联络感情的欢乐场所。那时,一个村庄一年也盖不了几幢新房,上梁的消息一出,村子的每个角落都知道了,鞭炮声起,村里闲些的男女老少,都会不约而同地涌向要上梁的盖房处。

外村唱喜歌的便挑这一天赶来,打着快板:“三星落地七星高,家有金鸡抖翎毛,金鸡摆尾唱高调,主人大财发得好!”“日出东方架金梁,新建华堂喜气扬。黄道吉日树玉柱,紫微星临凡照金梁。龙盘柱,凤登梁,主人家安顺又吉祥!”父亲喜笑颜开,高喊了声:“赏!”唱喜歌的先生领着赏钱欢天喜地而去。

房子建成了,父亲请放电影的过来,在院里放了半宿的电影。半个村子的人都来了,有的还站到邻居家的房顶上看,真是喜庆!真是热闹!村庄比逢年过节都欢腾。

而今,父亲不住在这里已有10年了。他静静躺在离村庄很近的一块土地里,带着曾经的繁华、曾经的骄傲,走进了村庄的历史。风里雨里,他始终眺望着宅院,眺望着这个无限眷恋的家。父亲的盟兄在他出殡那天念了一首写给父亲的诗,其中有一句是:“空留人间想当年。”

乡风淳朴,街市静美。今日的宅院,静默矗立,虽然历经沧桑,依然保持着灵秀和厚重。我们在这个宅子里说着家长里短,过着柴米油盐的小生活,延续着父亲心中最看重的亲情。

2019-11-18 朝花夕拾 2 2 燕赵都市报 content_15463.html 1 宅院的秘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