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今日头条 直播间 一点号
第02版:时评

公益人涉性侵,民间公益生态需反思

敢于承认不足,能够直面丑闻,不会毁了公益,相反,热衷于圈子文化甚至是江湖习气,纵容胡作非为,只会污染公益的纯洁性,败坏公益的公信力。

□朱昌俊

继知名公益人雷闯被举报涉性侵后,公益圈再爆性骚扰事件,此次“中枪”的是知名环保组织“自然大学”发起人冯永锋。7月23日,江苏南通的环保行动者刘斌在微信朋友圈发文,指控冯永锋对其机构的女实习生和女性员工性骚扰,情节包括袭胸、暴打和强奸等。(7月24日澎湃新闻)

性侵案例这两年频繁曝光,覆盖多个领域。这次似乎轮到了公益界。多位知名公益人士被指控性骚扰女性,当事人也进行了回应,基本坐实了性侵事实。近期是否还有更多的性侵受害者站出来指控,是否还有更多的公益人士被曝光,相信很快就会有结果。

无论是基于外界对于公益组织和公益人士的期待,还是公益内涵的价值与自我定位,公益组织负责人被曝性侵她人,无疑是公益界的丑闻,也在一定程度上难免对公益组织公信力造成伤害。的确,不能因为个别公益人士的不堪,就否定整个民间公益的贡献和作为,甚至也不能因此就否定那些涉事公益人士此前所取得的成绩。但是,公益的归公益,个人归个人。再大的公益成绩也不能洗刷部分公益人士的性侵害事实和法律性质,违法就应该接受法律惩罚。

虽说这次事件是指向个人,但公益圈在短期内被集中爆出多起性侵案例,不能不让人对当前的民间公益生态有更多反思。一方面,公益界内部,到底是如何看待这类现象,对于遏制性侵本身就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方面,一些公益组织和人士的表现,未免让人遗憾。如,某公益组织在回应中就坦承,在性侵事件发生后,“机构没能在第一时间给予受害人支持,反应不够及时”;还有一些公益人士揣度性侵受害者的举报动机,甚至衍生出种种阴谋论。

另一方面,多名公益组织负责人涉嫌性侵,或也是当前公益组织治理结构畸形化的产物。比如,有文章曝光某公益领袖试图性侵女孩时所给出的理由竟是:“我们会有一个新的项目,你可以来当负责人。”而曾有知名公益人士撰文指出,“我国公益事业发展的十个瓶颈”之一就是理事瓶颈,具体表现为,公益组织“理事的产生、选定没有一定之规,熟人逻辑起了很大作用,很不科学;理事会权责虽有说法,但对理事的权责就语焉不详了。”公益组织内部的这样一种治理结构,是否助长了一些公益负责人“失控”的底气,应该深思。

正视问题,是民间公益修复公信力的前提。经此一风波,民间公益共同体当有这样的共识:敢于承认不足,能够直面丑闻,不会毁了公益,相反,热衷于圈子文化甚至是江湖习气,纵容胡作非为,只会污染公益的纯洁性,败坏公益的公信力。

2018-07-25 2 2 燕赵都市报 c81880.html 1 公益人涉性侵,民间公益生态需反思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