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今日头条 直播间 一点号
第19版:悦读周刊

瞭望青葱消逝的痕迹

文/晓君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故事,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热情,故事和热情燃烧得最旺的那个年代,我们把它叫做青春。有时候我在想,我们一路成长,迷失过,找寻过,时间像淌过一个世纪的河水,把我们带向远方,在远方深夜的我们,是否也曾在谁荒芜的纯真里瞭望?

她叫杨印子,一个带些诗意朦胧的名字。她是一名大三在读学生。她9岁开始在报刊上发表散文若干篇。作品《绍兴车夫》《悉尼,生活与思绪》分别被《2010年中国时文精选》《2011年中国校园文学精选》收录。高中曾就读于悉尼的学校,经历过国外国内不同的学校氛围,少女笔触下的故事,有着专属于校园的清新与温柔,全书有着细腻的描写与刻画,男生女生的小小心思,那些藏在心里的偷偷的小喜欢,那些偷偷做的自认为很得意很满意的小举动,无不让读者重温学生时代的单纯和美好。

本书为杨印子所写的校园青春长篇小说。一个名为岳娄溪的女孩转述她爱的人郑远笙的青春往事,那是没有她作为主角的故事,却依旧真切得可爱的过往。全书由两条线索交织缠绕而成:郑远笙初遇有着一颗好像淡蓝色鲸鱼的心的艾允雨;蔡彦则在每次遇见其年轻的历史老师意秋识时内心有着说不出的悸动。一切似乎都看似不经意,一切又如同一个人早已暗暗策划好久,想要给对方一个小惊喜,而她的一个小举动就触碰到自己柔软的内心,“吹着凉爽春风,置身草地之中,看着满空的星星,旁边是自己有那么些心动的男生”。

高中是一个时间被分得很不均匀的阶段。学生们把大部分的时间花在做题做试卷上,很少关心粮食和蔬菜,似乎多花一分钟在与学习无关的事上都是一种损失;他们排队时从口袋里拿出因翻看太多而显脏旧的记着单词的小纸条;晚自习实在累得撑不住了,喊同桌十分钟后叫醒自己;上化学课眼皮打架,自豪地拿着课本站到教室后面……在需要早起的年代,时间本该被晨光拉扯得很长,却飞快地在自习课间流逝。

然而高中也是一个将仅有的属于自己的时间利用得最好的阶段。在高考的压力下,他们仍抽出一份不多不少的时间,去发现美好,去感受生活,我想,这是很多大人们做不到的。他们会在晚自习下课后跑到很远的食堂前的草地上看流星雨;会在下课后一个人都不在的教室里给自己喜欢的人塞一张写着“我一定会和你一起好好学习,高考加油!”的小纸条;即使有了一颗糖,也会省着不吃,似乎要留给谁……

那时“春日里的夜有着微弱的清风,不着痕迹却叫人舒爽。既安稳了做卷子气氛的压抑,亦安抚了学子们的疲惫的身心”。现在提着公文包穿着正装眉头紧锁川流在地铁走道里的人们,是否还有属于人的那么一丝丝感知能力,发现雨过天晴后空气的味道竟然那么清新?

小说题为《在你荒芜的纯真里瞭望》,荒芜指的是当下,纯真属于少年。

人们渐渐丧失对美好的感知力,作者在试图唤醒它们。

当然,小说中的主人公一开始就在校园里,一些高中生和他们的老师,郭振岩、李玥铭、允雨、蔡彦、林为先、李意魁、谭至薇……他们渐渐地出现,三三两两地朝我们走过来,在唯美的纯真的校园生活背后,杨印子没有忽视生活中本存在的现实问题,比如李玥铭经受的家庭暴力,林为先不难预料地将成为如北大钱理群教授所讲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还有郭振岩与李意魁在两班成绩上的勾心斗角。教育赋予了孩子什么?教育该有怎样的模式?家长和老师应该怎样处理和孩子的矛盾?我们不应只关注作者文字的洒脱欢快,还需领会它们所透露出的深沉。我相信,文字影射的黑暗是光明的停歇处,有光便有影,有影即见光,生活的包容性泄露了它真实的秘密。

《在你荒芜的纯真里瞭望》,杨印子著,长江文艺出版社2018年1月第一版

2018-04-10 2 2 燕赵都市报 c62639.html 1 瞭望青葱消逝的痕迹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