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今日头条 直播间 一点号
第02版:时评

“女童致谢礼让行人的司机”为何暖心?

□本报评论员 陈方

看到这段视频的人,心头一定暖暖的:视频中,一辆汽车正要驶过斑马线时,司机突然发现斑马线右侧有一位女士拉着一个小女孩准备过马路。看到有车,两人停了下来。司机见状将车停下礼让行人,这两个人在走到马路中间时,小女孩突然鞠躬向司机表示感谢,随后还向司机挥手再见。这是8月22日发生在石家庄栗康街与园明路交叉口的一幕。

点赞、转发,网友们纷纷为这一幕触动。5岁小女孩的鞠躬,似乎就像一道小小的闪电,照亮成人世界里的某些不堪。哦,说不堪是不是有些太重,但每一位开车的人都知道,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机动车行经斑马线时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行时应当停车让行。汽车在斑马线上礼让行人,是法律的规定,也是基本的文明素养。为什么这些“本应该”的事,却被人以“感谢之礼”对待?这样的“感谢之礼”,是不是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我们这个社会还普遍欠缺某种基本的文明素养?

前不久,莆田市区一条双向四车道马路中间,有一段斑马线,路上车流不息,两边没有红绿灯,一位老人左手拄拐右手拎包,独自过马路。在他经过第三条车道时,汽车主动减速停下。老人向车主致谢、鞠躬。老人鞠躬的9秒视频,也让很多网友感慨。

一位是5岁的女童,一位是行动不便的老爷爷,斑马线上的鞠躬致谢,让人感受到的首先是“感动”,感动之下继而深思,不难发现这“感动”背后的异样,如果驾驶人都按照法律规定在斑马线上礼让行人,这基本的文明素养得以最大程度的呈现,这些“本应该”的事,也不至于再生发出什么“新闻性”的故事。

不过,无论是老爷爷还是5岁女童,发生在斑马线上的这一幕依然让人暖心,因为这和谐的画面有一些难得。看看周遭,不懂得礼让行人的司机比比皆是,不遵守规则闯红灯的行人也并不少见。向礼让行人的司机表达感谢,本质上,这是对所有遵守规则者表达的一份谢意与尊重,是对所有遵守规则者表达的一种支持。所以,我们依然要为此点赞:以一种“文明”来回应另一种“文明”,文明之花才会遍地生根。

在网友们的点赞声中,很多人都赞叹“小女孩的父母教育得真好!”这让人想起之前成都地铁里出现的那位小暖男。成都地铁里,一位七八岁的小朋友先给陌生阿姨让座,后来妈妈说困了,他为妈妈提包,用手给妈妈当垫,让妈妈的头靠得舒服一点。在“熊孩子”时不时刺激一下舆论的现实中,地铁里用手为妈妈垫着睡觉的小暖男、斑马线上为礼让行人的司机鞠躬致谢的女童,这些暖心的画面不得不让人思考家风家规以及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很多时候,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从孩子的日常行为中也可以获取父母的影子。在斑马线上致谢司机,在地铁里用手垫着让妈妈睡觉,毫无疑问,这些让人暖心的举动,一定和孩子所在家庭中良好的家庭教育密切相关。有人说“好的亲子关系是一个社会改良的微循环”,一个好的家庭,在最根上,不在于贫富,不在于给孩子报很多兴趣班,甚至不一定要引导孩子读很多经典书籍,而在于恰当地给到孩子一种亲子之爱,为孩子一辈子的心性发展打下最重要的基础。

在斑马线上向司机致谢的孩子,获得了舆论的赞誉。这致谢的行为,应该是父母教育之下发乎其本心的行为,所以,我们更希望看到的是,懂得以文明之举回应文明的孩子,可以自然而然地成长,而非背负超负荷的赞誉。斑马线上的文明与礼让只是社会文明的一个缩影,我们更愿意看到的是,这种发乎本心的文明可以带动出更为广泛的文明,而非盛誉之下的礼让,无论它发生在儿童还是成人世界之间。因为我们知道,发乎本心的文明的举动,才是真正暖心的举动。

2017-08-25 2 2 燕赵都市报 c17035.html 1 “女童致谢礼让行人的司机”为何暖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