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韭菜:长长久久的国民蔬菜 2023年03月10日

《随园食单》里记录了韭菜合子的做法。

《礼记》有云:春荐韭,韭以卵。

韭菜原产中国,是中国最古老的蔬菜之一。

北方人涮火锅、汆白肉时常用的韭菜花,早在元代已经出现。

“一月葱,二月韭。”农历二月,一场春雨过后,韭菜经过一整个冬季的厚积薄发,带着满满的春意破土而出。那翠绿的细叶、洁白的根茎、鲜嫩的模样和清香的气息,煞是惹人喜爱。古有天子“献羔祭韭”、杜甫“夜雨剪春韭”,今有谷爱凌“温韭战滑雄”。三千多年来,韭菜是当之无愧的国民蔬菜,既俘获了国人的肠胃,也寄托着国人丰富的情感。

三千年的祭品担当

韭菜原产中国,是中国最古老的蔬菜之一。东汉时期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韭,菜名。一种而久者,故谓之韭。”从字形上看,“韭”字是典型的象形文字——最下面的一长横,代表平坦的土地;中间两竖和每竖上附加的三小横,正是形象地体现了韭菜叶部向四外张开的披离状态。人们据此推测,很可能在4000多年前的商朝,华夏儿女已经认识韭菜并开始栽培这种蔬菜了。

由于名字起得好,又具有根系发达、剪而复生的特点,韭菜被我们的老祖宗赋予了欣欣向荣、丰本、长久的象征意义。从先秦至清朝3000多年的漫长历史中,韭菜始终是我国国家典礼和宗族祭祀仪式中的重要祭品。它频繁出现在祭日月、祭社稷、祭风雨雷电和宗庙祭祀等各种隆重场合。而从魏晋至明朝,韭菜则是新人婚礼上的必备品——新郎、新娘在拜天地时要同食韭菜,寓意长长久久、血脉兴盛。

先秦时期,应用于祭祀礼仪中的韭分为两种形式:第一,以鲜韭的形式祭荐给天神、祖先尝鲜。《诗经·豳(bīn)风·七月》记载:“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意思是在周代历法的四月,要献上羊羔和韭菜。此时祭祀的主要是掌管冰与水的司寒神。祭祀时,鲜韭菜并不是单独出现在祭坛上,而是与鸡蛋、猪肉搭配成菜肴祭献。《礼记·内则》中说:“豚,春用韭,秋用蓼。”意思是在使用猪肉祭祀时,春祭搭配韭菜,秋季搭配蓼菜。《礼记·王制》记载:“庶人春荐韭……韭以卵。”中国古代有使用当季时新蔬菜孝敬天神、祖先的传统,称之为荐新礼。“荐韭”就是在荐新礼中使用韭菜,“卵”则指鸡蛋。对于不容易获得猪肉的庶民百姓来说,用新鲜美味的韭菜炒鸡蛋祭祀祖先,足以彰显心意之诚。而宋代的《礼记集说》则告诉人们,之所以“韭以卵”,不光是因为二者搭配味道鲜美,更深一层的原因是韭菜温和的特性属阳,鸡蛋属阴,二者搭配,取阴阳相合之意,体现了古代的礼仪规范。

鲜韭菜虽好,却不易保存,于是祭祀礼仪中韭的第二种形式出现了——以“韭菹(zū)”的形态盛放在“豆”这种容器中,出现在祭礼之上。所谓“菹”,就是利用乳酸发酵加工保存蔬菜,类似于制作酸菜、泡菜的方法。

魏晋至唐,韭菹不但是国家级的祭祀典礼中必不可少的祭品,也是婚礼上的礼仪担当。上至皇帝皇后大婚,下至六品官员的婚礼,新郎和新娘同食韭菹,以体现“体同为一”的婚义。吃的时候,韭菹要放入肉酱中,一对新人象征性地分别吃几口,吃完再将碗放到祭台上。在唐代的重要祭祀活动中,韭菹始终保持首位祭品的绝对荣耀,军礼中也曾出现韭菹。直到宋代,韭菹地位才受到芹菹的冲击,韭菜沦为普通祭品。遵从唐礼理念的元明时代,韭菹再登尊位,韭菹在“豆”中的摆放,恢复了第一行首位的位置。清代,韭菹在国家祭祀中仍占有一席之地,但在婚礼中已经看不到它的身影了,主要原因是婚礼中的“同食”一项被喝交杯酒所取代。

宜荤宜素的百搭美食

在地大物博的中国,韭菜之所以能长期稳定地获得如此重要的地位,与它的美味和营养价值密不可分。餐桌上,宜荤宜素的韭菜“朋友圈”很广,既能单独成馔,又十分百搭;既是蔬菜,又是调味品。从古至今,富有地方特色的韭菜美食不胜枚举,文人墨客都对此赞不绝口。

先秦时期,人们常吃的蔬菜是“葵、韭、藿、蕹、葱”五种。南齐名士周颙隐居钟山时,以种菜为乐。文惠太子问他,菜食何味最胜?他说,春初早韭,秋末晚菘。“菘”就是白菜。在古人眼中,刚刚破土而出的韭菜和经历秋霜之后的大白菜,是最美味的蔬菜。

我们春天常吃的春卷或春饼里都有韭菜,这些吃食是由古代的春盘演化而来。春盘也叫五辛盘,装的是葱、蒜、韭、蓼、芥这五种有辛辣味道的菜品。吃五辛盘有助于驱除寒气,助阳气生发。

五辛盘最初在春节时吃,唐代改为立春节气时吃。诗圣杜甫的《立春》有诗云:“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

北方人涮火锅、汆白肉时常用的韭菜花,早在元代已经出现。元代《居家必用事类全集》记载腌韭花的过程:“取花半结子时,摘去蒂,每斤用盐三两,同捣烂纳瓷器中。”意思是摘取韭菜幼嫩花茎为主材,捣烂后腌制成酱。

更不用提国民美食韭菜合子了,清代美食家袁枚在《随园食单》中就写下了详细做法:“韭菜切末拌肉,加作料,面皮包之,入油灼之。面内加酥更妙。”

杜甫《赠卫八处士》中云:“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春雨淅沥的夜晚,老友久别重逢,主人披蓑戴笠,到菜地里割来几把头刀韭菜,烹煮黄粱聊作新炊。虽是粗茶淡饭,却是情真意切,主宾开怀畅饮,吃得齿颊生香,真是令人神往。可以想象,杜甫一生坎坷,饱经离乱,那烛光融融、散发着黄粱小米饭与春韭香味、与故人相伴叙旧的一夜,对于他来说是多么值得眷恋和珍重。

眼下正是韭菜在全国各地大量上市的季节。南方人会用鲜嫩的春笋、豆芽、韭菜并着小河虾一起做菜,把春的味道烹制到餐盘里。福建、台湾的沙茶干面和贡丸汤,陕西、甘肃等地的酸汤面,都少不了一把翠绿的韭菜叶。

对于生活在海边的人来说,韭菜最能激发海鲜的味道,韭菜炒蛤蜊、鱿鱼、蛏子,是祖辈传承下来的食谱。韭菜炒花枝更是对海味的经典表达。

(北京日报 作者:敦敏 本版图片: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