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今日头条 直播间 一点号
第15版:燕都文化

为什么是一条大河波浪宽

《上甘岭》插曲《我的祖国》创作背后的故事

刘炽

郭兰英

乔羽

1956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完《上甘岭》之后,导演沙蒙找到乔羽要其为歌曲作词。那时,影片已经拍完,样片也剪出来了,只留下安排插曲的那几分钟戏,等歌出来后补拍。由于全剧组每天的花销巨大,沙蒙要乔羽快速创作,几乎每天都到乔羽屋子里来催稿,乔羽也没办法。直到乔羽想起自己在江西看到长江时的场景,才把歌词写了出来。

首次播放后就红遍全国

电影《上甘岭》里,在激烈的战斗间隙,狭窄的坑道内里,身受重伤的指导员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用微弱的声音对卫生员王兰说:“小王,请再给我唱唱《我的祖国》吧……”

望着指导员那干裂的嘴唇和渴望的眼睛,王兰眼含热泪,深情地唱起了《我的祖国》:“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战士们随着王兰的歌声一起深情地唱了起来。

为了援助朝鲜人民,为了打击侵略者,保家卫国,年轻的战士们远离祖国和家乡,用生命来捍卫和平,捍卫新中国。他们不畏艰苦,不畏强敌,战胜了艰难的条件,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许多年青战士献出了宝贵生命。

他们在上甘岭上顽强战斗,打退了敌人一次次的疯狂攻势,把侵略者死死地挡在上甘岭之下。支撑他们英勇作战的,是他们背后强大的祖国。这首歌,激情澎湃,气势恢宏,唱出了志愿军战士对祖国、对家乡的无限热爱之情和不畏强敌的英雄主义气概。

这首歌是由乔羽作词,刘炽作曲,电影中由中国女高音歌唱家郭兰英演唱的。首次播放后就红遍全国,一直流传至今。

沙蒙要求歌词必须长久流传

在《上甘岭》拍摄中,导演沙蒙找到延安时代的战友刘炽,让他承担影片的音乐创作。刘炽是新中国最著名的电影音乐人,代表作《我的祖国》、电影《英雄儿女》主题歌《英雄赞歌》、电影纪录片《祖国的花朵》插曲《让我们荡起双桨》等优秀歌曲。

看过电影脚本,刘炽大为振奋,欣然从命,投入全部精力,完成了《上甘岭》的配乐。在为插曲《我的祖国》谱曲时,起先的歌词是林杉、曹欣、沙蒙合写的,“祖国啊,我的母亲,你的儿女,离开了你温暖的怀抱,战斗在朝鲜战场上。在我们的身后,有强大的祖国……”

沙蒙向刘炽提出:“我希望这支歌随电影的演出传遍全国,而且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经久不衰。过了若干年,这电影不演了,只要唱起这支歌,就会联想起影片中动人的场面,就会怀念起那些可歌可泣的志愿军英雄们!”

可刘炽读了几遍后,怎么也捕捉不到旋律。他觉得这歌词缺少中国诗特有的韵律,如果按词谱曲,即便是费九牛二虎之力,充其量也只能写成欧洲式的抒情歌曲,在广大人民中不能流传。于是他坦诚地向沙蒙谈了自己的看法。

沙蒙善解人意,根据刘炽建议请乔羽重写这首《我的祖国》。

乔羽,1927年11月16日出生于山东济宁,是著名的词作家、剧作家。

为什么不是“万里长江波浪宽”

1956年,导演沙蒙找到乔羽要其为《上甘岭》歌曲作词。他俩在长影见了面,沙蒙给乔羽介绍情况:《上甘岭》影片已经拍完,样片也剪出来了。只留下安排插曲的那几分钟戏,等歌出来后补拍。因为剧组每天的花销巨大,沙蒙请乔羽加快创作。

乔羽原以为这部电影只是打仗一类的单一内容。但在看过样片后,他被感动了。他问导演沙蒙:“对歌词有什么要求?”

沙蒙说:“只希望将来片子没人看了,而歌却能流传下来。”

乔羽陷入了沉思。乔羽后来回忆说,这是他写过的一千多首歌中最犯难、压力最大的一首。乔羽心里明白,大家都在等他。他坐在桌子前苦思冥想,可怎么也写不出来,就这样苦苦地“憋”了十几天。乔羽想走一个不同于以往的写作路子,可又想不出来,而沙蒙几乎每天都到他屋子里来催稿,乔羽也没办法。直到他想起自己在江西看到长江时的场景,才把歌词写了出来。他终于才思如泉涌,一口气写下了三段歌词。

他把稿子交给沙蒙,沙导演反复看了十几分钟,一语不发,最后大声说了一句:“行,就它了!”第二天,沙导拿着稿子又回来了,乔羽心想,这下坏了,肯定不行。沙蒙问他,为什么不写成“万里长江波浪宽”,这不更有气势吗?

乔羽听后想了想,对沙蒙说,用“万里长江”也可以,气势也大,长江虽长,但在全国仅此一条,没有见过长江的人很多。如果这样写,可能会让那些远离长江的人们从心理上产生距离,失去亲切感。

对大多数人来说,“祖国”并不是一个抽象概念,在这个词背后永远是记忆中家乡门前的那条河,一望无际的田野,辛勤劳作的亲人,而河上发生的事情与生命息息相关,寄托着一方百姓的喜怒哀乐。

如果开头用“万里长江”,那么就会失去很多很多的人,在长江边上住的人毕竟是少数啊。一句“我家就在岸上住”,既表达了对家乡的亲切感,也表达了对祖国的依恋。沙导演听后,连声说:“对,对,就‘一条大河’!就‘一条大河’!”

乔羽提出 请郭兰英来唱

拿到乔羽的歌词,刘炽非常满意。为了让这首歌得到人民的喜爱,他找来了解放以来群众最喜欢的几十首歌曲,再精中选精找出十首《二月里来》《纺棉花》《草原情歌》《五哥放羊》《康定情歌》《小河淌水》《对面山上的姑娘》《在那遥远的地方》《小放牛》与根据《小放牛》改写的《卢沟问答》等十首歌。

刘炽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整整一个星期,除了吃饭、睡觉、散步,一遍又一遍地反复唱这十首歌。唱累了用笛子吹,吹累了又唱,从中揣摩,体会这些歌曲奥秘,分析它们的旋律、情趣、节奏。最后,在《卢沟问答》的头两句中找到了灵感。

刘炽把这头两句略加改动,又一气呵成了前五句歌词的曲谱,最后完成了这个恢宏壮丽气势磅礴的曲谱。

在歌曲创作出来后,为找到合适的歌手,长影请了一批中国内地擅唱民歌的歌唱家试唱,结果都不太满意。后来,乔羽提出请郭兰英来唱。

乔羽早就认识郭兰英,了解她,钦佩她。郭兰英解放前是著名的山西梆子艺人,当时人们都传说她17岁那年死了,其实她离开班主后,参加了解放军。从解放前唱到解放后,郭兰英的每一首歌几乎都是天籁精品。

郭兰英试唱后,长影便选定她作为歌曲的演唱者。歌曲的录音是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音棚里进行的,郭兰英深情的演唱使在场的人眼里含着热泪。录制完成后的第二天电台便向全国播放了这支歌,这时候,电影《上甘岭》还没有公开放映。(本报综合)

2020-10-19 《上甘岭》插曲《我的祖国》创作背后的故事 2 2 燕赵都市报 content_58656.html 1 为什么是一条大河波浪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