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今日头条 直播间 一点号
第02版:时评

对家暴视而不见是最大的危险

燕都融媒体评论员 刘采萍

重庆女孩宇芽被男友暴力对待的视频,把一个普遍存在而被刻意忽视的重要问题,再次抛向全社会:我们该如何帮助女性从家庭暴力的危险中摆脱出来。

宇芽在遭受多次暴力伤害后,选择公开自己的不幸遭遇和心灵创伤。在视频中,她一直流泪,回忆曾经遭受的侮辱和伤害仍令她恐惧,声音和身体不停颤抖,甚至屈辱地闭上双眼,仿佛恶男暴行又再次重演。但是,这位受害人仍清晰讲出了自己的遭遇和感受,她把一个伪君子精心打造的“文艺男”“才华男”“爱心男”等人设伪装,彻底地撕掉,暴露出他的本来面目。宇芽的勇敢,以及视频中为她作证、为她难过、为她不平的那几位“知情人”的勇气和责任感,让这起“家暴事件”与过去相似案例相比,显得与众不同。

除了宇芽,在揭发视频中发声的,还有施暴者的前妻和他以前的学生及朋友。两位“前任”同时也是家暴受害人,她们虽然与施暴者已没有任何联系,但还是冷静讲述了自己曾经被殴打被虐待的往事,并对宇芽的遭遇报以同情和歉疚——如果早些公开真相,也许这个姑娘就不会步她们后尘。而施暴者的多位友人不再沉默,公开自己所见暴行和对暴行的感受,则显得更不寻常,因为在我们普遍的生活观念里,“别人家事”似乎是最讳莫如深的一个话题——即使这话题有时已触及法律和人性底线,我们仍然不愿直面以对,而宁愿选择回避和遮掩。

这回避与遮掩,有时候就成了施暴者的帮凶和家庭暴力犯罪的助燃剂。

调查显示,我国24.7%的家庭存在家庭暴力,多数受害人为妇女儿童,家暴受害人平均遭受35次家暴后才选择报警。“宇芽事件”曝光后,有很多人在网上质疑和指责几位受害女性——质疑她们“爱挑事儿”,惹男人生气,最终把吵架变成打架,咎由自取;指责她们第一次遭遇暴力为什么不早早离开,纯属“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等等。如此冷漠言辞和语言暴力,更让我们看清家暴问题复杂的社会背景和群体心理。

家暴难遏,难就难在暴力与恶行明明存在,我们却让一个“家事”的观念,挡住了揭发、取证、惩治等制暴的行动。当人人都关起门来,不敢不便、不好意思对发生在眼前的殴打进行制止或举报;当受害人报警后,警察只能以“不好取证”“电话警告一下”等方式来回应——家暴罪恶,能停下来吗?当对抗之力消隐、落败,受害人不仅会更怕更难,那些“渣男”还会猖狂地认定——自己永远是赢家。

为什么会有“渣男”家暴女性和孩子?这大概是谁也回答不清的人性黑暗之题。在施暴者的回答中,有的说冲动了,后悔了;有的说喝断片了,本来不想打的;有的说都怪女人,是她惹我……无论怎么狡辩,滥施暴力、伤害他人的都是他们!应该回答“罪恶之因”的也只有他们!不该把困境之问抛向受害者,挑剔她们、怀疑她们、嘲讽她们,卑劣地从道德上继续剥她们衣服、打她们耳光。

11月25日是“国际消除家庭暴力日”,宇芽的故事在这一天成为又一起贴着家暴标签的热点事件。她,和支持她的人,选择对暴力不再容忍,选择把自己从怯懦的“暴力共存体”中切割开来。我们应当把他们不同寻常的行动,看作一个警示:社会对家暴视而不见,才是最大的危险。

网友说

@咏春——女性在社会上就是弱势群体,如果遭遇家暴不能勇敢站出来,就会有更多女性受到伤害。这些站出来的女性,往往会受到各方面的压力,希望更多人能够理解她们。

@Amandaaa——恳请这个社会对女性多一些善意,不要让女性遭遇生理伤害的同时还遭遇整个社会带给她们的心理伤害。

@阿基——“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宁拆十座庙不拆一桩婚”的世俗观念,助长了多少家暴,您现在看到的往往是有知识懂法律的女性,她们敢于站出来。多少农村偏远地方正在遭受家暴的女性,她们呢?在她们生活的那个圈子,很少有人支持她们,她们很无助、很无奈!

@李东海律师——家暴绝不是家务事,也绝不是家丑。受害者要敢于抗争、敢于公开,坚信法治,才能从根源上制止暴力。

@马宝宝——女人在感情上往往比较容易迷失和轻信,宁愿选择再相信对方一次。可是,施暴者一次次得逞就会变得更加肆无忌惮。

@MissWei——宇芽的这个视频,前妻、见证者都来发声,这些人不再本着“家暴只是家务事”的观念,而是勇敢出来作证,让这个视频非常有力量。

2019-11-27 2 2 燕赵都市报 content_16759.html 1 对家暴视而不见是最大的危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