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今日头条 直播间 一点号
第02版:时评

议事坊

“凡赛皆奖”的醉翁之意

漫画/勾犇

燕都融媒体评论员 刘采萍

遵循教育规律和艺术规律的学习环境依然简陋,专业优秀的教育资源仍然供给不足。不专业的旁门左道,就会挤进父母心中的圣殿,利用他们的爱和焦虑,把成长与学习简化为几张证书、几个奖牌。

在高度重视孩子素质培养的当下,让孩子学习一两门甚至更多艺术,成为许多家庭的选择。但《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一些机构抓住家长心理,组织了名目繁多的艺术类赛事,凡参赛都能获奖,不少孩子拿奖拿到手软。在看似光鲜的表象背后,一些家长其实有难言之隐,有的甚至大呼上当。

1/

比赛肥皂剧

虽然大呼上当,但是,一旦再听到比赛的信息——特别是这个赛事如果是由孩子老师推荐的——让父母心安理得地马上作出“放弃报名”的决定,仍然不容易。当下的教育环境中,雾里看花的东西太多,家长们永远感觉自己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对前路没有把握的时候,看看别人的做法,成了最方便最安心的选择。于是你看我报,我看他报,他转回头来再看你报,都还没有搞清楚各种竞赛、大奖的来龙去脉,“凡学必赛,凡赛皆奖”的行情,就已经水涨船高了。

那些传说中可能影响升学或择校的艺术竞赛,哪怕家长也明白多是捕风捉影自我贴金,但仍会抱着“宁报百场无用,不放一赛提分”的心态,兴趣班老师或者竞赛机构再故弄玄虚“透露”几句,就足以让学生家长花费不菲的代价报名了。而对于名目繁多的赛事,家长当然是抱着“素质教育”的宗旨去看待的。无论是登台表演拿奖,还是外出研学竞赛,花在孩子特长培养上的钱那么多,在某个阶段就能看到他们的学习成果——获奖状、拿奖杯,用许多家长的话说,“很值了”。至于赛事水平如何,哪里顾得上讲究呢?

素质教育,本来是教育部门为降低分数竞争对育才树人的扭曲,而努力推动的一种新的教育资源配置和青少年学习内容。但是,竞争迷恋演变成了竞赛迷恋,惯性思维使然,在新的教育和学习方向上,首先衍生出庞大的竞赛“热能”,把中小学生及其家庭向投入与浪费比例失衡的深坑里,不停猛推。这个问题不刹车,应试教育的病没治好,恐怕素质教育的路又要走歪了。

2/

爱的奖励者

让孩子们在兴趣和专长的舞台上尽情发光,让他们在和伙伴的交流与竞技中学习成长。这本来就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也应当是艺术比赛的目的。

然而,我们的小孩,现在面临“比赛”的年龄,越来越低;不得不“参赛”的群体,越来越大;“竞赛”“比拼”的内容,越来越多。“凡学必赛”,无非是这种竞赛本能的佐证而已。至于“凡赛皆奖”,则很像是那些摸到规律的江湖郎中,给焦虑的父母们注入一支接一支的镇静剂。

是的,不仅孩子们在比赛,就连他们的父母,或炫耀“自己家的孩子”或羡慕“别人家的孩子”,也很难摆脱参赛者一般的心态——一边围观和评价别人的家庭教育,一边暗暗给自己加压、鼓劲、订计划、选赛道。

大概在心底深处,我们始终认为:奖励,是别人的权力。

在一个舞台越来越丰富,人性的发展越来越渴求和谐自洽的时代,做一个不要“奖励”的人,却没有想象中容易:平凡的孩子需要“优秀证书”;优秀的孩子需要“卓越认证”;分数高的孩子需要“状元”;分数难接近“状元”的孩子,需要家里摆满奖杯和奖状……可是,父母有什么办法?不给孩子报班,不带孩子参赛,你就可能被朋友亲戚在背后指指点点,质疑你教育观念落后,质疑你没有能力,甚至有些人开始质疑你对孩子的爱。

遵循教育规律和艺术规律的学习环境依然简陋,专业优秀的教育资源仍然供给不足。不专业的旁门左道,就会挤进父母心中的圣殿,利用他们的爱和焦虑,把成长与学习简化为几张证书、几个奖牌。而这些“水赛”组织者的醉翁之意,不过是中国家长为孩子无限敞开的钱包而已。

网友评说

@象牙山第一巴图鲁——想挣钱的一群人,搞个噱头,收点报名费,家长等于花高价买个奖杯!

@Lucky——虽然这种现象比较多,但对于孩子来说,也算是增长见识和提升心理素质的一种方式吧。

@eCo——有利有弊,但家长切不可盲目跟风。当然背后折射出的利益链不可忽视,望相关部门能够予以重视,履行起监督之责。

媒体观点

很多家长也知道,这些大奖赛就是机构自己组织的,“山寨”意味很浓。可是,他们依然争相送子女参加,并在孩子获奖后,竞相展示参赛的“丰硕战果”。这不但不能培养孩子的兴趣、特长,还给孩子不诚信、沽名钓誉的反面示范。可以说,只要家长这种焦虑、攀比的心态存在,不管媒体怎么曝光,还会有家长前赴后继。

(中国青年报 熊丙奇)

2019-11-11 议事坊 2 2 燕赵都市报 content_14599.html 1 “凡赛皆奖”的醉翁之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