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今日头条 直播间 一点号
第15版:青园

月半窗

路来森/文

赏月最好的季节,自然是在秋天。

秋风凉凉,溽热已散,浮尘已降,空气明净如洗。朗月之夜,天空深蓝,风吹过,有凉爽爽的透彻感。

此时望月,不管以何种方式,都好;而临窗望月,当又是一种风情。

临窗望月,月照半窗,月光疏疏薄薄,窗口将月光切割。那射进来的月光,又仿佛正散发出缕缕飘逸的清香,弥散室内,让人深深地陷入其中。

此种情状下,宜于思乡,宜于怀旧。

于是,就常常想起乡居的那些年。居所北屋四间,坐北朝南,窗子皆为玻璃窗。东间面南的窗口下,我置一张写字台,上面放一盏台灯用以读书。多少个月朗的秋夜,我临窗夜读,总喜欢把台灯压得低低的,光线只照到桌面一方,怕影响了妻儿的睡眠。一页一页的书翻过,于不知不觉中,月亮,便“窥人到半窗”了。

常常是,读至夜深想起身抻抻疲惫的腰腿,蓦然抬头,就看到了透过半窗照进室内的月光。月光,浅浅白白,清清爽爽,明明朗朗;桌面、地面,甚至床头,都是一方方的月光。照在桌面上的,如乍然翻开的一页新书;照在地面上的,则如水银泻地;照在床头上的呢,与花床单相映照,又似朦胧轻纱。那朦胧的“轻纱”笼在床头,也笼在了酣眠的妻儿身上。

看着月光,端详着酣眠的妻儿,就觉得这月光愈加柔软,就觉得一切皆好,就想起“岁月静好”四个字,感觉这里面,真是有一种不尽的缠绵、悠远之情怀。

兴致高了,还会禁不住推门出户,一个人在庭院中徜徉,踽踽而行,脚步轻轻。人,沐浴在月亮的清辉之下,沉浸于秋夜的沁凉之中,思绪翩翩,静静地、悠然地想自己的心事,即觉得心灵恰如一片光洁、自由的月光,真是干净、美好极了!

待的时间长了,睡在西间的母亲,就会喊着我的乳名,吆喝一声:“天都这么晚了,还不睡啊?”于是,我答应一声,悄然进屋。于是,也就常常想起归有光《项脊轩志》里的那句话:“娘以指扣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天下的母爱,皆是一样的伟大啊,正如这朗月之光——光明而圣洁。

其实,不仅仅是满月,残月也好。“纸窗残月上”,孤悄悄的,总有一种莫名的冷寂,总有一份凄然的神伤,自当别是一种情境。

想起宋高宗绍兴二年(1132)秋天的那个夜晚,大病初愈的李清照,一个人独卧床头,静静地看着残月爬上半窗,于是,触景生情,写下《摊破浣溪沙》一首词: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樨花。

大病初愈的李清照,卧看残月上窗纱,是何感想?该是一半欢喜一半愁吧。所喜者,病情大为好转,可以独卧家中,读闲书,闲读书;可以看残月上窗纱,看门外之秋景,隔窗,还能飘来阵阵芳醇的桂花香;所悲者,李清照随南宋王朝南渡之后,丈夫病逝,一个人孤身漂泊异乡,又加上人老多病,自是有道不尽的苦楚,自是有诉不尽的苦情,于是,李清照的一片“愁心”寄托给残月。

故而,李清照这“卧看”之残月,实在是一片漂泊之月,一片孤离之月,更多的,也许是寄托了李清照的一份思乡之苦,一片怀乡之情。

近千年前的那片残月,月照半窗,半窗残月,照的是南宋王朝一代才女的坎坷命运和悠悠伤悲,让人不胜唏嘘,不胜唏嘘。

真个是月照半窗,其情怏怏。

2019-08-21 路来森/文 2 2 燕赵都市报 c146585.html 1 月半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