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今日头条 直播间 一点号
第09版:河北故事

八十九岁老兵 寻找恩人六十余载

任文彬老人牵念恩人半个多世纪。

任文彬老人热心帮邻里修灯。

任文彬与家人在一起。

任文彬平日喜欢看电视新闻。

任文彬(右二)在《等着我》节目现场与恩人后代见面。

任文彬在儿子陪同下与恩人后代见面。

燕都融媒体记者 陈正

通讯员 王文栋 文/图

“谢谢你们,如果没你们(的祖父),我连命都丢了,这都是你们(祖父)的功劳。”

一位老兵的敬礼,一碗大别山的酸米汤!一段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寻恩之旅终于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7月7日,磁县老兵任文彬在央视《等着我》栏目的帮助下,见到了救命恩人的后代,激动不已。

战沙场九死一生, 救命恩没齿难忘

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在山东西南强渡黄河天险,千里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1930年出生的任文彬,十三岁时父亲不幸去世,留下母亲和他们姐弟三人。1945年,磁县解放后,他积极参军,但由于他当时年龄小,个子不高,负责招兵的干部并不看好他,不过在报名填表时,发现他上过几年学,便破例将其招入部队。

随后数年,任文彬跟随部队转战各地,经历枪林弹雨,在强渡黄河天险时,被飞机投弹的爆炸冲击波炸晕,数日后才恢复意识。挺进大别山后,任文彬加入了警卫团,负责和当地百姓打交道、探路的任务,许多当地乡亲结识了他这个年轻的解放军战士。

一次,任文彬发现有的乡亲患上了“大脖子病”(碘缺乏症),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便反映给部队领导。部队在战事紧张的情况下,运来了一批海菜给当地的乡亲们,治好了困扰乡亲们的“大脖子病”。

由于长期风餐露宿,任文彬旧伤复发,高烧不退陷入昏迷。出于战事需要,部队在转移前,将任文彬托付给当地乡亲。为了不被敌人和当地土匪发现,乡亲们将他藏在一处隐蔽的山洞中。

有一天,躲在山洞里的任文彬听到远处传来枪声,担心有危险,便拖着发着高烧的身体向外走去,不料迎面碰到手持武器的土匪。土匪穷凶极恶,控制住了身体虚弱的任文彬,再一听口音,还不是本地人,便判断他是解放军,当场便要挖坑活埋。

坑挖好了,土匪将任文彬推进坑里。一锹一锹的土从天而降,土渣吸进肺里,任文彬想咳也咳不出来。不一会儿,土堆已经埋到任文彬的胸前。感恩于任文彬解决了大家的“大脖子病”,几名乡亲上前为他说情,众土匪却无动于衷,“别多管闲事!他是解放军,头领让我们活埋了他!”

危急关头,当地一位年长的医生挺身而出,自称姓余,说自己曾给土匪头领看过病,愿意提供担保,才将任文彬救了下来。

考虑到当地复杂的斗争形势,余医生又将任文彬连夜转移到村民余柏林家中。在那里,任文彬受到余柏林和其邻居王连昌(应为王运昌)的精心照料,直至痊愈。

一封书信牵挂一生,寻找恩人再续鱼水情

两个月后,任文彬回到部队中,参与了当地的剿匪,当地乡亲们的救命之恩牢牢地记在了心间。1951年,由于在战斗中受伤,任文彬退伍回到家乡河北磁县,并于次年进入磁县油棉厂工作。

随后的数年间,任文彬一直没有忘记当年的救命恩人,一直和余柏林、王连昌保持着书信往来。直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一封突然退回来的书信让双方彻底失去了联系,再加上当年交通不便,他失去了恩人们的任何音信。

半个多世纪以来,任文彬一直珍藏着那封被退回来的书信,牵挂着当年救他一命的三位恩人,盼望着有朝一日能与恩人们重逢,当面表达自己的敬意。

2019年,任文彬与家人们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决定向央视《等着我》栏目求助,一场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寻恩之旅由此启动。

按照任文彬的回忆,他当年的救命恩人分别为余医生、余柏林和王连昌,具体地址为“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余集镇老庙村”一带。

经《等着我》栏目组联系与当地警方及志愿者的寻找,证明当地并无“老庙村”这一地名。考虑到行政区划调整,大家经过多方查询,确定“老庙村”现归属于商城县冯店乡管辖。

确定地址后,通过查族谱、村委会排查等方式,确定一名叫“王运昌”的村民与任文彬老人的描述高度吻合,后又寻找到余柏林的家人。遗憾的是,两位老人均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就过世了。

随后,在央视《等着我》录制现场,余柏林、王运昌的后人出现了。那一刻,任文彬眼含泪花,庄重地向恩人们的后代敬了一个军礼。

王运昌的孙子王书恺表示,爷爷生前提起过解救一名解放军的往事,并特意嘱咐不要人家来报恩,也不要收受人家的恩惠,“举手之劳,应该的,都是为人民服务。”

节目录制结束后,八十九岁的任文彬赶赴阔别多年的大别山,并前往恩人的墓地进行了拜祭。

目前,老人家还在寻找另一位恩人、从土匪手中将他保出来的余医生及其后人。

八十多岁仍热心助人,愿代代相传鱼水情

燕都融媒体记者见到任文彬老人时,老人家正在家里忙碌着,沟壑纵横的脸庞记录着他经历过的枪林弹雨与沧桑人生。

目前,任文彬老人精神很好,上楼下楼行走自如,平日里闲不住,不仅能够自己打理家务,还常常热心地帮助邻里。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永远听从党的召唤,有困难就上,有荣誉就让!”任文彬老人说,他永远放不下寻找救命恩人的事。讲起当年的救命恩人们,老人家流着眼泪说,“没有他们,我不可能活到今天。能够见到他们的后代,我感到很欣慰!”

老人家说,当年他回到家乡后,一直有一个梦想,就是能够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工作后,他时刻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对工作认真负责,从不挑三拣四、喊苦喊累,以优异的表现赢得了领导和同志们的肯定,于1958年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有一年,领导找到任文彬,让他去当时的安阳灯泡厂协调灯泡采购事宜,他二话不说直接找到灯泡厂。当时由于供应紧张,灯泡厂的领导对他的采购申请并不热情,他就跟人家拉家常、聊工作,巧妙周旋,最终说服对方,争取到对方的支持:“你们用多少灯泡,我们就提供多少!”

1966年,任文彬到磁县电力公司上班,成为一名电工。平时,他总是随身携带着一套电力工具,只要有人叫他,他就有求必应。有一年过春节,他刚换上新衣服,就有人请他帮忙修灯。他来不及换衣服,当即赶了过去。最后,人家的灯修好了,他的脸却变得黑乎乎的,崭新的衣服也沾满了灰尘。

即使在退休以后,只要有人向任文彬求助,他也会去帮人家。现如今已经八十多岁,他一样热心帮助邻里。老人家说,军民鱼水情、红色精神,就是要这样代代相传。

2019-07-15 2 2 燕赵都市报 c142237.html 1 八十九岁老兵 寻找恩人六十余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