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今日头条 直播间 一点号
第14版:青园访谈

李洁: 用走读的方式解读历史

燕都融媒体记者 宋燕

在史学界,20世纪初的日俄战争被称为“第零次世界大战”,这是一场俄国与日本在中国东北境内打响的战争。“日俄战争”对中国有何影响?慈禧太后在日俄战争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近日,著名学者李洁在其出版的新书《晚清三国》中一一解答了这些问题。

《晚清三国》以日俄战争为主线,真实地再现了当年的政治格局和地缘政治。为了写作这本书,李洁曾两度造访旅顺口,三度在辽宁大地上驱车驰骋,重寻当年日军的进军路线,三次东渡日本,还到过俄罗斯。

历史学家雷颐说,李洁与专业历史学家有一个重大的不同,他要到打仗的地方看一下,日俄战争陆地上的战场,他基本上都去过了。“所以,做历史要踏破两脚找史料,我们的资料室往往就是档案馆、图书馆或者私人日记这些,李洁却是到战场的遗址去看,包括为了写这本书,跑到东北三省就不用说了,还跑到日本很多地方,跑到俄罗斯去找、去看,你去看和不看,感受是不一样的。”

内容简介:

《晚清三国》

日本人在紧锣密鼓地备战,俄国人在有恃无恐地应战,大清国人则不知如何选边站……

大清帝国、日本帝国、俄罗斯帝国,以国运相赌的“晚清三国”,慈禧太后、明治天皇、末代沙皇的日俄战争(1904——1905),俨然豪赌“第零次世界大战”,战后仅6年,矗立近300年的清国大厦,即土崩瓦解。

这场战争决定了俄罗斯帝国的衰亡,日本帝国的崛起,最终也深刻地影响了20世纪中国之命运。

作家介绍:

李洁

1957年生于青岛,下过乡,做过工,资深报人,也是历史探寻者,非虚构写作者。著有《百年独语》,近年来尤以“实地历史系列”《文武北洋》《晚清三国》等为人熟知。

他说,我是个旅人,解读历史,向来不怕绕远,只求亲临解读,愿意走在历史的遗址实地上,想尽量走近真相,如此而已。

为做纪录片大量读书

记者:最初怎么想到写《晚清三国》?

李洁:2014年,陈晓卿邀请我担任纪录片《旅顺记忆(1904——1905)》总撰稿人。我在这之前从来没有做过纪录片,对日俄战争的了解只限于鲁迅,而且是我小时候读的《朝花夕拾》。鲁迅看到一个幻灯片,是日本人枪决给俄罗斯人做间谍的中国人,受到很大刺激,他说中国人太麻木了,有人被枪决,更多人围着非常麻木地看,他觉得不能学医了,要去救治国民的心灵,他就离开了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

以前我对日俄战争的了解当时仅限于这一点。

后来我写《文武北洋》的时候,我又读了一点历史,发现张作霖也是在这个战争期间,从清朝政府军的一个营级干部做起来的,还知道山东老乡吴佩孚。

受陈晓卿先生委托以后,我就开始大量地读史书,读了以后就发现,很多事,以前稀里糊涂的,这会儿都弄明白了。

记者:为了写《晚清三国》,您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李洁:从2014年6月到2015年6月,整整一年,我一直在苦读相关的史料。

我的案头上和身边的小书架上,很快堆满了五十几本相关的书籍,包括厚厚的三大本影印卷的清史档案和日俄两国的有关书籍与画册。每天从早到晚,我都身陷这堆书中,耐着性子爬梳战争的起因、进程与结局。

我会在读烦了的时候,起身离家远行,赶赴历史现场,就近观察与感受我所关注的那一段历史的遗痕,从中发掘出史料上未曾记载的东西。

2014年盛夏与初秋,我曾两度造访旅顺口,三度在辽宁大地上驱车驰骋,沿当年日军的进军路线,或曰沿当年俄军的败北路线,车轮逐次碾过丹东、凤凰城、新宾、本溪、辽阳、沈阳、铁岭、法库和昌图,逐一打探战争遗迹。2015年阳春、仲夏和深秋,我还曾三次东渡日本,东上那须高原,西访萨摩旧址,更细读过几座城市的博物馆,甚至抚摸过明治初年萨摩藩军使用过的火炮,就近解读战争的策源地和一代军政巨头的生长环境。俄罗斯海军节那天(每年7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我专程赶到俄罗斯远东名城符拉迪沃斯托克,即中国人坚持不肯改口的海参崴,就近打量过节日中的太平洋舰队,日俄战争期间的开头与结尾,都与这支舰队有关。

秋瑾的发髻 和鲁迅的留学生涯

记者:您在书中写了很多细节很吸引人,比如“鉴湖女侠”秋瑾那张著名的留日本髻的照片。

李洁:秋瑾女士的发型在日本叫“二百三发髻”,为什么呢?因为旅顺有一个203高地,这个高地就在旅顺军港的后面,日俄战争一个非常重要的战斗,日本死了1.8万人,攻打海拔203米的小山头。因为死了那么多人,当时在军国主义氛围中,日本女性纷纷留起这种发髻来缅怀日本牺牲的将士。秋瑾女士有一首七律诗,让人读了以后热血沸腾,末两句是“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日俄战争打得最激烈的时候,她自费从中国到日本去求学,这首诗原题是《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1905年下半年,日俄战争基本打完了,我以为秋瑾写的是汉族人团结起来,把满人驱逐出去,现在明白了,不是,它是赞颂日人。为什么?在当时的氛围中,当时黄种人要团结起来,清算白种人对黄种人的压迫。

记者:你在书里面写,鲁迅在日本留学时是快乐的留学生。

李洁:2017年,我到仙台,专门到了鲁迅当年学医的那个地方去了,想不到,鲁迅先生备受日本人的尊敬,而且更让我感动的是,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日本人就建了一个非常好的中国文豪鲁迅纪念碑。

鲁迅就学的仙台医科专门学校,是日本东北大学医学院。在日本东北大学校史馆读了一些东西才发现,第一,周树人先生当年是清国驻日公使杨枢亲笔写信,给东北大学校长的,周树人先生由此成为仙台在日本唯一或者第一个外国留学生,当地报纸居然因为这个小孩来留学,发表过一个通讯。第二,鲁迅租的房子,一直得到老师的关照,非常的便宜。他买的东西都很便宜,吃得很好,穿得也很好,还和日本同学交往,这本书里也用了一张照片,他穿日本学校的制服,他一直很快活。

为什么离开了?第一,他专业课不好;第二,他喜欢的一个老师要到德国留学。当时德国是日本的老师,日本的宪法是跟德国学的,藤野先生只是第二个老师,藤野先生之前的老师对鲁迅最好,老师最后到德国了,鲁迅因为这个事,就离开了仙台医科专门学校。

重访日俄战争现场

记者:日俄战争是在中国打的其他两个国家的战争,当它从日俄战争那两个国家战争变为“晚清三国”这个概念的时候,和之前有什么区别?

李洁:这场战争传统的说法是,清政府腐败无能,忍看两个强盗在自己国土上争霸,但是解读史料后发现还不是这么简单。

前因,书上写得非常的详细,先是庚子之乱,更早一点,青岛被德国人抢走了,清政府那会儿没法抗衡德国海军,请俄罗斯出面,说来牵制它,就把旅顺借给他。结果俄国在中德《胶澳租借条约》签订以后,就赖在旅顺,他也不走了,然后就到庚子之乱。庚子之乱期间,因为东北乱得特别厉害,中央政府对东三省那个地方都失控了,甚至官军参与了杀洋人的运动,然后俄国就强行派人以护路保桥名义进来了。进来以后,《辛丑条约》签订了,但是俄国人又食言,坚决不走了,这才有了清政府暗中求助日本。

到底是依靠日本去往外轰俄国,还是依照同盟条约不让日本人过来,最终是袁世凯建议局外中立。

我觉得结论是这样,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智慧,在那个时代,无论是慈禧太后还是那些满汉众臣们,也不是我以前想象的那样毫无作为,专心卖国。

日俄战争不仅影响了俄罗斯和日本,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们自己的国运。现在东亚的政治格局,其实和那会儿差不多。我关注近代中国,或者说我写清朝,写北洋,其实都是关注现在,因为我觉得现在所有的问题,在一百多年以前,都能找到根源。

记者:在您的写作过程当中,去到那么多不同的历史现场,有没有哪一个现场让您觉得是耳目一新的,和想象中不太一样的?

李洁:我很享受我自己解读历史的方式,就是走读。研读史料,让我慢慢能梳理出真相,但是去到现场让我印证历史,有时候误差是很大的。我几乎每一次都有所获,我甚至非常不恰当地觉得自己像一个贼一样,过去的贼叫贼不走空,我每次到历史现场,我都有所收获。

在这本书里,我想主要以战争为主线,尽量还原当年东亚的政治生态,所以很多现场所得的东西没有写出来。我只能在这条道上继续走下去,因为我越走越上瘾。

2019-06-04 2 2 燕赵都市报 c136874.html 1 李洁: 用走读的方式解读历史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