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今日头条 直播间 一点号
第12版:3.15专刊

看懂保险销售 保障合法权益

本报记者 冯阳

2019年消费维权年主题为“信用让消费更放心”,意在倡导经营者依法诚信经营,引导消费者依法主张自身权益。而在保险领域,销售环节更是各项纠纷出现的“重灾区”,虚假宣传、信息误导、默认搭售等违规操作让消费者防不胜防。不过,保险监管也对此见招拆招,不断发出警示函。根据这些警示函,记者梳理了近年来最常出现的销售误导现象,帮消费者擦亮双眼。

套路一

“退保理财”

什么是“退保理财”?一般而言,消费者会接到自称是金融监管部门、消费者协会、保险公司工作人员的电话。该工作人员会声称,保险消费者持有的保险产品收益较低,并以“客户售后服务”“保单收益升级补偿”“赠送礼品”等名义推荐高收益的“理财产品”。最后,劝说保险消费者购买所谓的“理财产品”可获补贴、退保资金转购“理财产品”可获贴息或领取旅游券等,诱导保险消费者办理退保或保单质押贷款后,购买“理财产品”。

拆招:遇到可疑邀约,通过保险公司官网或客服电话等正式渠道核实,销售人员是否是保险公司销售人员、所售产品是否保险公司产品。注意留存相关证据,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套路二

自媒体宣传误导

如今,朋友圈等自媒体平台成了很多消费者了解保险产品的渠道之一。而误导宣传却让很多普通消费者不经意间着了道。他们的误导手段有哪些呢?

饥饿营销类:宣传保险产品即将停售或限时销售,如使用“秒杀”“全国疯抢”“限时限量”等用语。夸大收益类:混淆保险产品和其他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如发布“保本保息”“保本高收益”“复利滚存”等。曲解条款类:故意曲解政策或产品条款,如宣称“过往病史不用申报”“得了病也能买”“什么都能保”等。

拆招:充分了解保险产品信息,通过正规渠道了解保障责任、保障金额、除外责任等重要信息,切莫冲动购买。

套路三

互联网保险产品误导多

近年来,互联网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在给消费者带来便利的同时,又有哪些隐患?

一是,“吸睛”产品暗藏误导。有的保险机构为片面追求关注度和销售量,推出所谓的“吸睛”产品,存在宣传内容不规范、网页所载格式条款的内容不一致或显示不全、未明确说明免责条款等问题,涉嫌误导消费者。

二是,在线平台暗藏“搭售”。某些在线平台在其票务、酒店预定页面通过默认勾选的方式销售一些保险产品。

三是,“高息”产品暗藏骗局。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平台虚构保险产品或保险项目,或承诺高额回报引诱消费者出资,或冒用保险机构名义伪造保单,往往涉嫌非法集资,给消费者造成经济损失。

拆招:为避免被误导宣传,消费者应该仔细阅读保险条款,不要轻信保险产品的“高息”宣传,从实际情况评估自身保险需求。

套路四

夸大产品功能

一些保险销售人员在进行产品介绍时,会夸大一部分保险功能。例如,强调产品能够“连续续保”,或表示投保无需审核,甚至诱导消费者“带病投保”,且保证不会拒保或增加保费。

拆招:继续投保不等于保证续保。对于非保证续保的产品,保险公司可能会出现停售、调整费率或推出替代的新产品等情况,届时保险消费者将会面临不能续保的风险。如果投保人因重大过失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保险人按照规定有权解除合同。

及时举报、投诉

在河北省内办理相关保险业务过程中,如您发现业务人员有违规操作,可向对应保险公司进行举报,或通过12378保险消费者投诉维权热线进行投诉。

2019-03-15 2 2 燕赵都市报 c126267.html 1 看懂保险销售 保障合法权益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