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今日头条 直播间 一点号
第04版:点赞京津冀受益五周年

一张社保卡“走遍”京津冀

本报记者 杨佳薇 呼延世聪/文 丰光/制图

每隔28天,50岁的张女士就要从石家庄去北京,到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院治疗肿瘤。“早上办住院手续,打完针下午出院时用社保卡直接结算。”张女士说,去北京看病可以这样方便,在以前可是想也不敢想的。

在张女士感叹方便的背后,其实是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三地深化医疗保障合作的结果。京津冀协同发展五年来,三地将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作为一项民生工程强力推进。

编者按

高铁民航打造京津冀一小时生活圈,一张社保卡在三地“通行”,北京商户来到河北当老板……互联互通、教育融合、医疗协作,5年来,京畿大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正在形成,京津冀地区的居民正越来越多地受益于协同发展带来的变化。

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5年来,我省居民的生活方式有了哪些变化,享受了哪些政策红利?从今天开始,本报推出京津冀协同发展五周年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曾经,往返京冀报销烦琐

时间回到2017年,石家庄市的张女士突发腹痛,到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检查后,被确诊为肝外神经内分泌癌。当时,医院通过微创手术将肿瘤取了出来,但同时也告知张女士及其家属,还要找到原发病源。

“我身体一直很好。当时查出病来,我自己都不相信怎么会得这个病,就去省四院(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检查。其间,一位亲戚还帮我挂上了北京协和医院的专家号,查了病理。”张女士说,北京协和医院的检查结果为二期神经内分泌瘤,医生说该病不需要化疗,每月打一针抑制药即可。从那以后,她每隔28天就得去一次北京,但价格高昂的抑制药让她感到吃力。

“北京协和医院的医生跟我说,这个病是‘富贵病’,因为每隔28天就要打一针,每个月都要花那么多钱,而且每三个月还要做一次评估。一旦控制得不好,就要改成每隔14天打一针。”张女士说,“当时打一针就要花一万多元,虽然医保可以报销八千多元,可自己还要承担两千元左右。”

“不仅打针治病费用高,刚开始去北京看病,还特别麻烦。去北京前,要先拿着医保卡去省四院办转院手续。拿到省四院开具的转院证明后,再去医保中心刷医保卡,然后到北京打针。这样才能报销。”张女士说,那时去北京看病路程不算太远,相关程序却比较复杂,28天一个“轮回”,是一件麻烦事。

如今, 异地就医结算真方便

随着京津冀三地异地就医结算政策出台,现在张女士只需将转院证明在河北的医保中心留存一份复印件,就可以带着河北的医保卡去北京治病了。

“到北京协和医院先把医保卡给他们,打完针就能直接结算报销了。”张女士说,而且医疗改革之后,原本一万多元一针的抑制药,“现在只需5982元,其中自费1449元,剩下的全部报销。”

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张女士觉得自己既是不幸的(患上了癌症),又是幸运的(赶上好的医保政策)。

“有一位病友,2013年就得了这个病。当时,能负担得起这个抑制药费用的人很少。好在他当年有一点家底儿,数年来自费花了三十多万元。现在,京津冀三地能医保异地结算了,自费承担的费用少多了,他特别知足。”张女士说,京津冀协同发展带来的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对众多患者来说真的很方便、很实惠,她就是受益者之一。因为她既能享受医保福利,又能享受到高水平医疗服务。“为异地就医结算政策点赞!”

记者获悉,河北省是全国跨省异地就医需求大省,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人次占全国总人次的15%至20%,我省在外省持社保卡就医住院直接结算人次始终居全国第一。而京津两地集中了大量的优质医疗资源,我省处在环京津的独特地理区位上,这就使京津成为我省医保参保人员异地就医的首选就医地。我省患者在京津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数额同样位列全国第一。

据统计,目前,北京市663家医疗机构、天津市196家医疗机构全部纳入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范围。截至2018年底,我省医保参保人员在北京就医住院直接结算12.92万人次,总费用40.92亿元;在天津就医住院直接结算3.61万人次,总费用9.23亿元。我省在京津就医住院人次占全省在省外就医住院总人次的92.34%。

未来,养老工伤都将共建共享

频繁地往来北京,张女士发现,其实不仅我省医保参保人员到京津看病方便了,对于一些常住河北的北京人和天津人来说,跨省异地报销也解决了京津冀三地的大问题。

我省廊坊三河市燕郊西接北京,常住人口大约30多万人,很多在燕郊居住的人其实工作单位和医保关系是在北京的。在河北与北京医保没“联通”前,这些人在燕郊看病须全额垫付医药费,再拿到北京进行报销。

“以前由于异地就医报销难,只能回北京看病。现在,持北京的医保卡在家门口的燕达医院看病,也可现场报销了。很好,很方便。”家住在燕郊、工作在北京的赵女士说,“(医保实现跨省异地报销后)我上一次看病,近200元钱总费用,自己只负担了三十几元钱,和在北京的定点医院看病一样。”

据了解,京津冀三地除了在基本医保服务方面共建共享外,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数年来,京津人社部门建立了职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协商机制,促进了人员自由流动。京津冀三地签署了《京津冀工伤保险工作合作框架协议》,逐步推进三地工伤保险政策、标准的统一,三地相互委托对事故伤害进行工伤认定现场调查核实,率先在全国推进跨省区域工伤协议机构异地管理。

“今年京津冀将密切协作,开展对接试点,推进社会保障政策统筹衔接,建立和完善养老保险跨区域转移接续政策,加快河北养老保险首级统筹,逐步缩小京津冀社会保险待遇差异。”有关负责人说,同时,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信息网络,加快区域内社会保障“一卡通”建设,推动社会保障统筹发展。也就是说,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不断深入推进,三地居民将享受更多的便利,得到更多的实惠。

大数据 从263家到790家

据统计,截至2018年底,我省实现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报销的定点医疗机构,从2017年底的263家发展到790家,每个县(市、区)至少已开通了1家,全省90%以上的二级及以上公立综合医疗机构和2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已纳入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系统,数量位居全国前列。京津两地医保参保人员在我省就医住院直接结算人次占省外医保参保人员在我省就医住院直接结算总人次的41%。在京津冀三地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顺利推进的基础上,2018年10月,津冀两地还签署了“津冀跨省异地就医门诊直接结算项目备忘录”,启动了两地跨省异地就医门诊直接结算项目。

2019-02-22 2 2 燕赵都市报 c123208.html 1 一张社保卡“走遍”京津冀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