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今日头条 直播间 一点号
第07版:河北故事

拳脚起,刀枪疾, 小村武林大会传绝技

“小伙子”们练起来!

李福启老拳师表演。

拳术表演。

好身手!

练武场上,孩子们练得有模有样。

通讯员 刘艳菊 郭艳茹 本报驻沧州记者 李家伟 文/图

2月10日,正月初六。

当日下午,肃宁县尚村镇西大史村村委会院内,鼓声震天,一场大规模的武术交流展演火爆进行,本村及来自外地的武师和围观者上千……

一个小村庄何以办起如此热闹的武林大会?

西大史村党支部书记齐剑颖说:“我们大史村大,分南、北大史,南大史又分东、西大史。武术在南、北大史,那可是有个老底子!北大史的《燕青打擂》、南大史的《三打祝家庄》早年还到京城的大舞台演练过,特别受欢迎。我们村的老武师个个都是高手,他们利用周末假期义务授徒,寒暑无阻……”

民谣曾流传,记录武术史

“大史村,古时富,二十四,财主户,成玩意,三两处,边家务,为师傅,学成后,四方出……传一辈,又一辈……”这是一首曾流传在大史村的民谣,记录了大史村“八闪翻”武术的由来与传承。

据介绍,大史村老辈人传下来的拳术名为“八闪翻”,又名“翻子拳”,载记分明,脉络清晰。八闪翻创于宋,清嘉庆年间传入沧州,几经传授,后李恭传入肃宁东泊庄李敬亭,再传蠡县高佐,后传南大史村齐老柯,又传本村董春林,再传其子董入会、其孙董海山……现在,义务教授孩子们习武的十几位老拳师都是董海山的师兄弟。

肃宁“武术戏”在清末兴盛一时,当时全县40多个村庄每个村庄都有其独有的曲目。大史村的传统曲目是《燕青打擂》和《三打祝家庄》,曾到京城的大舞台演出。后来,随着时代变迁,村民习练武术的传统连同武术戏日渐式微。许多习武的拳师或经商,或务农,或老去。如今,村里40岁以下的人对武术戏知之甚少,八闪翻的传承在村里青壮年人群中也形成了一段空档。老拳师们无不忧心:“难道老祖宗传下来的武术就断在咱们手里了?”

前辈学来不易,我们不能丢

“几辈子传下来的武艺,眼看着要断在咱们这一代人手里,内疚啊。”

大史村习武的老师傅董书合、董海山、李福启等师兄弟商量:“翻子拳、武术戏是咱村的传承,老辈人学来不易,到我们这一辈儿,一定也不能丢。”

于是,几位老师傅开始义务授徒,有时在操场上,有时在其他场地上。村里的一些孩子对此表现了极大的兴趣,让几位老师傅很是欣慰。考虑到本村文化传承,为长久计,经村委会协商同意,2016年,他们把练武场地转移到西大史村村委会院内,还正式组建了大史村武术队,号召全村及附近村庄爱好武术的孩子们利用周末或假期前来习练武术。

一开始,只有几个男孩来学,老师傅们挨家挨户去动员。初、高中课业繁忙,小学生最佳,无论男孩女孩,老师傅都给予鼓励。有的学生中途退出,董书合、董记柱等人还去家访。

为了让传统武术在大史村重发生机,2017年,西大史村两委班子自筹资金3万多元,在原村委会院内盖起了简易练功房。老拳师们又凑钱购置了鼓、铜器、武术器械等练功用品。学员也由原来的十几个增加到几十个。那年“六一”儿童节,小武术队员们在学校舞台上演出节目,初露锋芒,就连附近村庄的家长和学生们都对到西大史村练武产生了兴趣。

传道授业,老拳师们尽心尽力。老拳师董书合、孙长青、杨甫川都70多岁了,每天都要到场指点学员。孙长青说,“每天不去看一眼,我心里也不踏实。”

习武孩子日渐多,个个练得有模样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史村武术队的小队员们越来越多。南、北大史,辛庄,高口,还有石连城的小武术迷们都加入进来。每到周五、周六、周日,或寒暑假里的每一天,小队员们都会在晚上6点开始练功,刻苦且用心。人少时有二三十人,人多时有七八十人。到了夏天,队伍就会拉到室外,每天晚上连学生带家长,还有围观乡亲,常有数百人之多。

于子航、于小航兄弟俩一个11岁、一个9岁,从2016年夏天开始习武,风雨无阻。特别是于小航,一天也没耽误过,刀枪拳脚练得都不错,“八闪翻”学会了七八套。每次学校举办节日活动,他都会上台表演武术,一点儿也不怯场。

习武的孩子会从内而外透着一股英气。8岁的王崇威别看人不大,但在队伍里特别显眼。“四步式”“长拳”“古神刀”“十三枪”“五步拳”“连环拳”“六腿式”“翻子拳硬五趟”……他都练得有模有样。

七八岁的宋阔成、赵帅是从去年暑假才开始练习的,目前还在压腿练习阶段,尚未开始习练套路。有时候,他们也羡慕其他队友学的拳法多。但是,董海山老师不主张他们一开始就学套路,毕竟基本功不扎实,学多少套路都没用。

切磋交流传承,办起武林大会

武术传承,离不开切磋与交流。

去年正月,大史村武术队员们在村里的支持下,组织了一次小规模武术友谊展演,肃宁翻子拳协会的刘光芒、蠡县高口翻子拳爱好者等数十人都应邀到场,友谊展演非常成功,还约定今年正月初六再到南大史村切磋交流。

为了这个约定,大史村武术队的老拳师们紧锣密鼓地备战了一年:除了正常每周末三晚的必须习练之外,从年前腊月孩子们放寒假开始,每天下午还增加了半天练功时间……

“我们几个老师傅现在还行。如果有什么活动,咱这小武术队员们也都能拉出去。队员中的二三十个精英没问题,他们平日习练的‘八角辘轳井’‘四步式’、棍术加拳等,现在都拿得出手了。”老拳师们对弟子很有信心。

今年2月10日,正月初六。西大史村村委会院内鼓声震天,村武术队成员擦掌亮剑,套路、拳脚,刀枪棍棒,闪转腾挪,一场大规模的武术交流展演开始了。十里八村的乡亲们呼朋唤友,蜂拥而至,观者近千。和大史村有几百年武术联盟历史的高阳、蠡县武术爱好者三十余人也应邀到场助阵。

比武场上,大史村老少精神抖擞,轮番上阵,将积年所学武艺一一展演。七八岁的小队员们打起套路有模有样,古稀老者矫健威武……场内身手不凡,场外叫好声震耳欲聋。武术交流展演非常成功,各队员都是最佳状态、最佳表现,一直到傍晚因为时间关系不得不告一段落,武者和围观乡亲尚意犹未尽……

如今,武术队伍发展起来了,武林大会办起来了,那么,当地的传统武术戏怎么办?西大史村的老拳师们说,他们已有计划了,那就是主要从基本功入手,先督促孩子们把基本功练扎实了,一旦时机成熟,就重排大史村的武术戏《燕青打擂》!

2019-02-18 2 2 燕赵都市报 c122521.html 1 拳脚起,刀枪疾, 小村武林大会传绝技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