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今日头条 直播间 一点号
第05版:巨变

周喜俊:扎根沃野 满纸芬芳

周喜俊作品《沃野寻芳》。

1985年4月,在中国曲协理事会召开期间,相声大师侯宝林与周喜俊亲切交谈。

本报记者 侯艳宁

从1978年发表第一篇作品《一捆韭菜》到今天,著名作家周喜俊的写作生涯已经整整四十年。她笔下的农民群像,分别镶嵌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大背景下,她用四十年来深入生活、扎根基层积累的厚重素材,用一部部真实、鲜活、接地气的作品夯实了河北文坛的乡土文学传统。“我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如果没有改革开放,也就没有我的今天。我的文学创作之路与改革开放同步,是巧合,更是必然。”她说。

人物档案

周喜俊,河北省文联副主席,石家庄市文联主席、作协主席,国家一级编剧,“清华大学吴冠中艺术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全国优秀青年文艺家,河北省省管优秀专家、河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从事创作四十年,发表各类文艺作品八百余万字,著有八卷本《周喜俊文集》,出版长篇纪实文学《沃野寻芳》《齐花坦传》《周喜俊剧作选》等专著十二部,创作《曲江情》《宠儿泪》等戏曲剧本二十三部,大型现代戏《七品村官》、戏曲电视剧《孔雀岭》等多部作品在中央电视台播出,长篇电视剧《当家的女人》、长篇小说《当家的男人》、中篇评书《天地良心》、戏曲电视剧《蝴蝶杯》等二十九部作品先后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飞天奖、金鹰奖、河北省文艺振兴奖等国家和省级奖项。

“讲故事”开启农村小丫文艺创作之路

1959年,周喜俊出生在石家庄市行唐县东市庄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兄弟姐妹七个中她最小。母亲是个大字不识的农村小脚妇女,却装着一肚子的故事,周喜俊在母亲娓娓动听的民间故事里接受了文学的启蒙。初中毕业后,和村子里许多女孩子一样,周喜俊开始了“敲钟就上工”的农民生涯。但那时文学的种子已经在她心底埋下,辛劳的农活之外,她会跑到县文化馆里去看书和杂志,这是她唯一能便捷地接触到文学的地方。基层文化馆里曲艺类杂志居多,通俗易懂、短小精悍的故事文本很容易被农民接受。周喜俊把她童年听来的,发生在西柏坡的军民团结的故事写成了《一捆韭菜》,投向了曲艺期刊,1978年第7期《河北群众文艺》刊登了这篇故事,这是她第一篇在省级刊物公开发表的作品。

那个时候,中国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即将从农村开始。处女作发表之后,周喜俊的自信心大增,她写的故事不断地出现在《天津演唱》《北方曲艺》《宁夏群众文艺》等省内外刊物上,她精巧的文笔,故事里蕴含的温暖、积极向上的力量打动着读者,这也奠定了她今后创作的基调。

1982年,新故事《辣椒嫂》发在第7期《曲艺》首篇。同年,这部作品获得河北省四化建设新人新貌优秀作品奖(河北省文艺振兴奖前身)。这部作品引起了强烈反响,专家评论它是新时期的《李双双》。同年10月,周喜俊受中国曲艺家协会之邀,到北京参加《曲艺》编辑部举办的创作班,她是唯一的农村业余作者,年龄也最小。1983年,她作为河北省社科领域第一个破格录用的自学成才者被安排到了行唐县文化馆工作,走上了专业创作的道路,从此告别劳动了十年的农村,人生命运彻底转变。

到文化馆工作后,周喜俊深知自己创作上的短板和不足,她参加了河北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函授学习,像海绵吸水一样恶补文学基础知识,提升理论素养。离开了土地,有了理论知识武装头脑的周喜俊,并没有因为身份的变化、文学思潮的影响而改变创作初衷。当一批批城市文学青年在伤痕文学领域掀起写作热潮,舔舐动乱年代带给他们的累累创伤时,她一头扎进了掀起翻天覆地变化的农村大地,从故事入手,继而用戏曲剧本、报告文学、电视剧本、小说等全方位的文学体裁热情讴歌农民在这场大变革中的觉醒和变化,写出了华北平原蓬勃发展的时代风情画卷。

四十年扎根沃野结出满纸芬芳

走上专业创作道路的周喜俊深知,给她提供充足养分的始终是脚下丰沃的土地和勤劳善良的父老乡亲。她的文艺作品形式多样,但都呈现出一以贯之的鲜明特色:主题清晰、明确,主人公泼辣能干,富有鲜明的道德指向,洋溢着昂扬向上的精神,产生的是一种引人向真、向善的艺术力量。

电视剧《当家的女人》是国产农村剧里的经典,周喜俊为观众们写活了“菊香”,“菊香”有她自己成长经历的映射,更有她对熟知的农村女性群体的精炼提取。周喜俊太懂她们了,在时代巨变进程中,乡村女性的主体意识觉醒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发生着,婚姻、家庭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比之城市女性更复杂和多元化。周喜俊为乡村女性的书写对文学对社会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这之后《当家的男人》是50万字的长篇小说,周喜俊写活了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时涌泉。有人说,周喜俊的思维具有前瞻性,《当家的男人》发表在2010年,却非常符合党的十八大精神。周喜俊却说,这些作品都不是应景之作,而是她在生活富矿挖掘七年的收获。七年间,她以赞皇县行乐村为创作基地,用实际行动深入基层,这也很好地解释了“文艺从哪里来”“文艺为谁而写”的问题。

今年12月份,周喜俊的第三部“当家”系列作品——《我的幸福谁当家》即将出版。与前两部作品聚焦单个人物不同,这部小说描写了为“乡村振兴”而付诸心血的青年群体,笔触所达的地理范围也不仅仅局限在太行山和华北平原。

周喜俊始终坚信并践行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的理念。上世纪90年代末,就有记者问周喜俊,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生活素材的搜集触手可及,作家还有没有必要深入生活,周喜俊坚定地回答说:“上网搜索到的是信息,搜索不到与人民的感情。坐在屋里能编出各种故事,编不出鲜活的人物和感人的情节。深入生活对我来说,好比饿了要吃饭、渴了要喝水一样,那是我创作生命的源泉!”扎根生活,面向大众,不仅是周喜俊坚守的创作观念,也是她作为文联主席、作协主席,对文艺工作者从事创作所提的最基本要求。

为艺术家和群众 搭建沟通的桥梁

周喜俊的文学创作高产、高质量,四十年间她已经写了900万字的作品。身为石家庄市文联主席、作协主席,平时工作繁忙,事务缠身,但她总能切中要害,让文学和文艺的光芒照耀到各个角落。比如长篇纪实文学《沃野寻芳》的出版,其实是计划外的事情。

2014年5月,石家庄市文联在革命老区重点村帮扶任务中,所帮扶的对象是鹿泉李村镇张堡村,周喜俊亲自下乡承担这项任务,也借此深入基层生活,积累创作素材。去之前,她发愁的是怎么把扶贫工作做到位,给老乡多争取资金,带去致富的门路。到了李村,她才发现这里蕴藏着一座文化艺术的富矿。1970年—1972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200多名师生在李村生活了三年,创作出一大批流传于世的艺术精品。吴冠中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他的“粪筐画派”系列作品,成了海内外收藏家以天价抢购的传世之宝。

可是在美术理论界对这三年的创作经历和创作成果的研究上,却并没有解释清楚,在条件异常艰苦的情况下,这批作品为何却散发着温暖人心、积极向上的力量。周喜俊以一名职业作家的敏感体会到了这些艺术珍品的温度,并想通了这背后的原因。她在农村劳动多年,又长年累月地深入农村,农村的苦难与喜悦,农民们质朴的情感和博大的胸怀,给艺术家的创作带来了取之不尽的灵感。她既了解农村又体悟得到艺术家们的情感,她在艺术家们和李村之间做足了采访工作。这批画作蕴藏着丰富的生活内涵和旺盛的生命力,周喜俊的文字同样包裹着生活的质感和旺盛的生命力,文学和艺术本就相通,《沃野寻芳》写成之后感动了艺术家,也感动了李村人,像一座桥梁让艺术家们和李村再次心意相通。“清华大学吴冠中艺术研究中心”为周喜俊颁发了特邀研究员的聘书,李村人也因为这段故事被挖掘而受到世人瞩目,收获了比物质扶贫更为深远的精神财富。

这是文学的力量,也是周喜俊四十年如一日坚持深入基层,脚踏实地扎根生活的收获。她用自己的笔,书写了满纸的芬芳,在文学创作已经成熟丰硕的状态下,她会不改初衷地走下去。

2018-11-09 2 2 燕赵都市报 c106670.html 1 周喜俊:扎根沃野 满纸芬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