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今日头条 直播间 一点号
第22版:青园

艺文志

旧风旧雨亦旧人

朱航满/文

王亮鹏兄说要寄我一册由他编选的著作,收到后才知道是靳飞先生的文集《旧风旧雨》。这册《旧风旧雨》收入湖南大学出版社的“开卷随笔文丛”,由南京《开卷》杂志主编董宁文先生策划。亮鹏寄我此书前,董先生已寄我一套“开卷随笔文丛”七册,我对其中收列的林谷文集《钓台随笔》和靳飞文集《旧风旧雨》尤为喜爱,并分别写了相关介绍文章。不过,亮鹏赠我的这册《旧风旧雨》,还有靳飞先生的毛笔签名和钤印,则是令我分外高兴的事情。这位靳飞先生,乃是张中行生前联系最密的忘年交之一。张中行先生在《流年碎影》中还提到多位行公的读者,在《自知乎?自信乎?》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是九十年代初期,先来信,接着来人,我交了个很年轻的朋友靳飞,此人的活动能力与年龄成反比,而且惯于起哄,特别喜爱为他赏识的人吹牛。”这段话乃是写行公的一些自谦,虽然语多调侃,但也显示出一份行公的老实与可爱来。读这册《旧风旧雨》,可知靳飞非常喜欢与文化老人交往,其中与他成为忘年交的,就有严文井、刘绍棠、新凤霞、叶盛长、启功、梅绍武、许觉民、绿原、舒芜、季羡林、刘曾复以及日本的坂东玉三郎等等,而其中的张中行先生,可以说是与他交往最深的一位了。

靳飞的《旧风旧雨》中收录有一篇关于张中行先生的文章《寂寞书斋 笔底波澜》,副题为“贺张中行翁回想录完成”,所谈也是与这册《流年碎影》有关。其中写道张中行最看重的几册著作,“曾给他赢得盛誉的‘负暄’系列说,‘就是些闲话儿’”“为正宗和尚所钦服的《禅外说禅》,是‘佛教基本常识的普及读物’”,而《留梦集》,则是“最为偏疼的孩子”,对于回想录,张先生没有褒贬,靳飞自己评价说:“有如老子一气化三清,那回想录就是他的一个化身。”靳飞的这篇文章还提及他结识张中行先生的缘起,也是颇为传奇:“以时间为序,约在七年前,经常在一起谈文论书的朋友,藏书家谭宗远先生,最早开始在我们的小圈圈里大捧张中行。宗远外刚内柔,见生人专会腼腆,对熟人则又最能不拘礼。他给我这好事的提要求:‘想法联系联系!’”而在结识张中行先生的过程中,靳飞说他先是认识了北京唯一售卖张中行著作的书店老板,并在文章中尊称其为“文雅俊美的摊主李三爷”,并由此在这位书摊主处买了近百本之多,“一来是我有赠书之癖,二来是送书给甲,乙硬索去,甲随即再找我要。有时甚至扯进丙,扯进丁。”这位书摊主也是张中行的读者,在其店中就发生过这样一段佳话,乃是“一位寒素狷介的老妇人用成语词典换走了张书”。此事后来被张中行写成了文章《欲赠书不得》,并收录在《负暄三话》之中。

靳飞在谈张中行的文章中有一个观点,我很赞同,他说“张中行没有受过‘皇封’,没经过‘电打’,更不拉帮结党互吹互捧,也不故作出或雅或俗的姿态来取悦所谓雅人和俗夫。他的书,就是由读书人及热心文化人,互相传说,辗转购借,情不自已地奔走相告,评价议论,因而成为流行。我是一例,类似我的,至少我知道在深圳有姜威,在广州有许石林,在武汉有徐鲁,在北京有谭宗远、赵丽雅、姚苏敏……举不胜举”。随后他又写了一件关于自己推举张老文章的故事,而恰恰是这件旧事,令我对于这位靳飞先生更是刮目相看。此事起因乃是靳飞从一所中学调到一家报纸编辑副刊,本是一件颇为高兴的事情,然而此时“行翁不待我约稿就写稿来,而且显见是针对我所在的报纸,不是随意拣出一篇来应付”。从此可见靳飞对于行公发自内心的尊重。由于当时张中行先生还不是太出名,故而靳飞专门为报社写了一个长篇的编辑意见才送审。总编辑看出靳飞的“过于热心”,教育其“做编辑不要总发熟人的稿,这也是必要的职业道德”,后来清样排出,张中行一千五百字的文章被删成了八百字。他问总编辑何故如此,答曰:“给你们发了就不错。”靳飞由此终于是“按捺不住,立即摔了铁饭碗,揣着稿子便离开了那家报社”。

翻扬之水的《<读书>十年》,查《索引》的“靳飞”条目,再翻日记内容,竟然也还有这段纪事,不妨抄之:“接到负翁电话,云应靳飞之约,为教育报写一文,但主编执意要删,力争不可,遂愤而辞职。遂顺便说起,手中这一篇《八股微》,沈主编的意思也是要删,我听命而已,决不辞职的。负翁起先斩截地说:‘要删,就退我!我别的地方发去!’稍一沉吟,又道:‘要删哪一部分?’答曰:‘中间部分。’便同意了,晚间又打来电话,道:‘不让你为难了,拿来我自己删,岂不是好!’自然是好。”扬之水的这段日记真是颇为有趣。由此也可见,张中行的不少文章在当时的情景下,以《读书》这样开明的人文杂志都要删节,何况是靳飞任职的教育报纸。这其中的因故,教育报的总编辑明白,《读书》杂志的沈主编明白,编辑赵丽雅明白,作为作者的张中行自然也是很明白的,但这个靳飞就是偏偏要和这个大家都明白的事情进行较劲。再来寻思那位教育报的总编辑,那句“给你们发了就不错”,虽然不太受用,但还算是够意思了。由此可见,靳飞确实是一位真正热爱张中行先生的读者,真可谓是不遗余力地为张先生鼓吹,而用靳飞的话来说,那时因为他认为张先生的文章,乃是“以平生枯寂所积蓄的生命与智慧的光芒,冲破属于时代的苦痛与现实的纠缠,挺身于世纪之交,引导后者复归平静,倡导社会的文明复苏”。(朱航满,作家,现居北京)

2018-10-23 艺文志 2 2 燕赵都市报 c102771.html 1 旧风旧雨亦旧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