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今日头条 直播间 一点号
第21版:教育周刊

初入小学 家长莫要比娃焦虑

本报记者 刘杰

“考试没有双百!”“成绩才在班里中等!”“就是不会拼音啊!”新学期开学不足月余,越来越多的一年级“小豆丁”的家长们就面临极大的困扰。成绩不理想,字写得慢,记不住老师的要求……这些看似不是问题的问题,渐渐成为小学新生家长的“心头病”。是孩子学习能力弱,还是家长们焦虑提前?本报特邀“十三五”课题《素质教育创新与儿童核心素养培育研究》石家庄课题组组长郑艳昀进行专业解答。

客观判断孩子学习水平

郑艳昀认为,与幼儿园阶段的教育任务不同,升入小学后,孩子就要开始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学习了,“因此,父母们也开始格外关注孩子学习的情况”。但部分父母发现,上了小学后孩子在学习上出现各种问题。郑艳昀说,父母千万不要训斥打骂孩子,也不要盲目地去报课业辅导班,建议家长在抱怨孩子的时候想一想,作为父母应该怎样帮助孩子解决他在学习上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她认为,客观判断自己孩子的学习水平是帮助孩子不断进步的关键所在。一个班里有几十个同龄孩子,孩子们之间能力发展水平确实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有以下两个方面:一、学习能力在时间早晚上存在差异,孩子的发展水平各不相同,有的人很小就会表现出很强的能力,聪慧超群,如唐代诗人白居易1岁识字,5岁就可以赋诗,9岁已精通声韵;二、学习能力类型的差异,有的孩子在语言方面很突出,听到的东西都能记得很牢,并能准确完整地表达出来,这是“听觉型”的孩子。有些孩子对看过的东西过目不忘,喜欢从观察中学习,这是“视觉型”的孩子。还有一类“动作型”孩子需要通过触摸、实验等体验方式来学习。

帮助孩子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了解同年龄阶段孩子间的差异,父母们要客观看待孩子的优势及不足,帮助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才是最重要的。

郑艳昀认为,父母们还要积极为孩子做一些学习技能方面的准备:一、独立思考,孩子的思考是与生俱来的,父母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养成爱探索研究的学习习惯。面对问题,更多时候鼓励他自己独立去寻求答案;二、学会阅读,到了小学,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任务就是阅读,幼儿园阶段孩子更多的是依赖父母阅读,小学以后还不适应自己去阅读,父母可以每天在家里坚持念故事给孩子听,并鼓励孩子复述讲过的故事。多带孩子去书店、图书馆等地方,要鼓励孩子安静地自己去阅读;三、学会倾听,听的习惯与能力是衡量孩子学习能力的一个标准,平时可以让孩子多听录音和收音机广播,并要求孩子记住收音机里都说了什么。此外,父母与孩子说话时,也要语言简练,减少啰嗦和唠叨;四、准确表达,进入小学,孩子独立进入了一个新的交际圈子,和老师沟通与同学交往,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很重要。父母可以帮助孩子组织语言,通过运用多种语言技巧和交流方法提高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家中任何一件与孩子相关的事情都要听听他的意见,鼓励孩子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总之,孩子在学习的起步阶段,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都要比分数重要。孩子上学,不只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并不是把孩子交给老师或是课外培训班,靠孩子的努力和老师的教育就能成为什么样的人,父母在其中有着很大的作用,要学会在生活中陪伴孩子成长。

2018-09-26 2 2 燕赵都市报 c98553.html 1 初入小学 家长莫要比娃焦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