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今日头条 直播间 一点号
第21版:美文

狮文化与“睡狮论”

张世斌/文

一个偶然的机会,使我知道欧洲人那么爱狮子。

“你们再来德国,一定再带‘中国舞狮’,欧洲人太喜欢啦!”这是我在德国结识的军乐巡演艺术总监安德烈,多次向石家庄高新区供排水公司总经理林自强发出的请求。

这家公司管乐团两次在欧洲演出“舞狮”时,吸引了十多万人观看。每次演出,伴随着铿锵的锣鼓声,“狮子”翻转跳跃,活灵活现。特别是“狮子”一眨一眨的大眼睛,像是向观众卖萌,惹得前排观众忍不住抚摸它,开心地与它互动。有次演出后,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胆怯地跑到“狮子”跟前,好奇地看看狮子头,看看狮子毛,想用手摸摸却又不敢。便跑回到奶奶身边,拉着奶奶给他壮胆儿。看到这可爱的一幕,舞狮演员主动把孩子抱起来,任他抚摸,还和祖孙俩与“狮子”合影。

今年管乐团换了新节目,没带狮子。欧洲人觉得遗憾,所以一再请求重上狮子舞。

欧洲人为什么这么喜欢中国狮子?是否与拿破仑那句“中国睡狮醒来将震动世界”的名言有关?实际上,中国人对狮子的钟情则更深远。我十岁前,第一次到老家县城,那天正是元宵节,晚上我同时见到了一静一动两种“狮子”。静的,是石头牌坊柱子前蹲卧着的石狮子,二目圆瞪甚是威武;动的,则是俩人穿狮型服在锣鼓伴奏下,跳来跳去甚是好玩儿。狮子的大眼睛忽闪忽闪地还会动,像小簸箕一般的大嘴还喷出火焰,好喜人。这是我最早对狮子的认识。

我上小学时和伙伴儿一起下“兽棋”,棋子儿里面大象似乎很大,棋里的狮子、老虎、豹子、狼、狗、猫等棋子儿它都能吃,但唯一最小的棋子儿小老鼠却能钻象鼻子,吃大象。所以,这兽棋里没有最大和最小。可是小伙伴因为谁大谁小总是有争论,主要围绕“狮子吃老虎,还是老虎吃狮子”展开。一方说狮子“大”,另一方则说老虎是“兽中之王”。争执不下时,还脸红脖子粗地找家长、老师评判。不知找了多少次,评了多少回,始终也没争出高下。

再大些,我知道官府大门口,大户人家大门口,用石狮子把门,是辟邪,是镇宅,是国人的讲究,是传统文化,这种传统文化也渗入在民间的日常。比如,每逢佳节,各地都有民间乡艺舞狮子。人们披上五彩缤纷的狮子行头,模仿狮子行走坐卧,俯仰跳跃。粮食丰收了,农民也舞狮子庆祝,一对大狮子带着一群小狮子,嬉戏玩耍,喜庆连连。也有“双狮戏绣球”的舞蹈,寓意家族繁衍生生不息、社会繁荣等。更有文殊菩萨以狮子为坐骑的神话等,都给狮子增添了吉祥和神灵之意。甚至“狮子滚绣球,好事在后头”成了人们盼好的口头禅。

再后来,还进入了“食文化”,淮扬名菜“狮子头”,说是始于隋唐时代。据说唐代吏部尚书韦陟郇国公吃饭时,看到巨大肉团子做成的葵花心,精美绝伦,说犹如“狮子之头”,宾客趁机奉承:“郇国公半生戎马,战功彪炳,应配狮子帅印。”此典故,一是讲了用狮子命名的菜,二是道出用狮子形状做把手的帅印。

狮子的传说有很多,千百年来便逐步形成了美化狮子和深刻寓意、象征等系列文化。

学了历史后,才知道狮子原产地并不在中国,而是在非洲、印度、南美等地。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中国与西域各国来往,狮子才进入中国。据记载,狮子刚进入中国时还在当时的国都引起了不小轰动。从那时起,狮子这个远道客人开始走入中国人的民俗生活,不仅受到礼遇,而且国人对它厚爱有加,尊称之为“瑞兽”,抬到了与老虎不相上下的“兽中之王”的地位。

说到此,冒出两种想法,一是儿时下兽棋争论的狮子大还是老虎大,似乎有了结果。二是觉得引进来的狮子,比现在的国宝熊猫高贵得多,那时狮子已进入神位,是与麒麟等虚拟神兽相并列的吉祥象征。也正是汉代,佛教传入中国,佛教徒将狮子视为庄严吉祥的神灵之兽而倍加崇拜。狮子由王者和勇敢精神,变成了一种象征,在中国形成文化的同时,也成了一种民族精神。

据说在欧洲,狮子的形象并没有被神话,仍是“百兽之王”,象征勇猛、力量、统一寰宇和无上权力,很多贵族用狮子作为象征。在古代的埃及,狮子是战神的化身,是力量的象征,埃及法老经常把自己的形象与狮子形象混合起来。我想,埃及狮身人面像可能就是代表了这个意思吧。

中国人对狮子的喜爱以致崇拜形成的文化,是不是传进了拿破仑耳朵里,拿破仑才说出了那句“睡狮论”的传世名言?不得而知。

2018-07-10 张世斌/文 2 2 燕赵都市报 c79525.html 1 狮文化与“睡狮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