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今日头条 直播间 一点号
第02版:时评

别让女大学生 成了求职陪练

□斯涵涵

如果说一些奇葩招聘是对女性公然歧视的话,这种耗费精力和时间的求职“陪练”更具欺骗性,像一种软歧视让人有苦难言。有媒体做过调查,超四成具硕士学历女性感受到严重歧视,仅有2%的女性认为在就业中完全不存在性别歧视。求职“陪练”生动演绎出职业女性就业困境的严峻现实。

2018毕业季来临,就业性别歧视话题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用人单位招聘“假公平、真偏见”,女性陪笔试、陪面试、陪实习,最后却为他人做嫁衣的现象仍时有发生。(6月27日《半月谈》)

笔试、面试、实习,原以为能从众多求职者中脱颖而出,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没想到求职路上兜兜转转了许久,却依然因为性别歧视成为男性的陪衬,这让许多女大学生黯然神伤。

求职“陪练”对女性有着深远的负面影响。一是让女大学生费心费力,还耽误了其他录用时间,机会成本损失巨大;二是女大学生学习努力,成绩优秀,却依然得不到录用机会,使其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三是用人单位的偏见加剧了社会歧视女性的不公平、不公正现象。

如果说一些奇葩招聘是对女性公然歧视的话,这种耗费精力和时间的求职“陪练”更具欺骗性,像一种软歧视让人有苦难言。有媒体做过调查,超四成具硕士学历女性感受到严重歧视,仅有2%的女性认为在就业中完全不存在性别歧视。求职“陪练”生动演绎出职业女性就业困境的严峻现实。

目前,《劳动法》《就业促进法》等相关法律中都有明确反对性别歧视的内容。但现实中,法律法规的执行和监督情况并不理想,使得种种隐性的性别歧视难以界定和难以查处。放眼看去,女大学生就业难早已是不争的事实,“二孩”政策放开,女性就业形势“雪上加霜”,企业在招聘过程中拒不招聘或录用女性日趋明显,奇葩合同、霸王条款屡屡成为女性就业的“挡路虎”。

实际上,女性大学生业务能力等并不输于男性,但基于同男性天然的生理差别和受深厚的男权社会意识的影响,女性在工作、晋升的路途上,总是会面临比男性更多的障碍和质疑。从女大学生求职未婚未育被秒拒,再到性别工资差距的逐步扩大……如此这些都让女性的就业之路处于“软歧视”的困境。高度市场化的劳动力市场在吸引大量的高学历女性的同时,这些女性与男性之间的职场地位并没有随着时代的进步、法制的推进而不断改善。

破除“假公平、真偏见”的求职“陪练”须多方发力。首先完善法律救济制度。目前我国反就业歧视法律法规过于笼统,导致女性就业处于弱势地位,故此要通过专门立法明晰和细化反对歧视女性的法律适用范围,严厉查处歧视女性、阻碍女性就业的违法行为。此外,女性员工要自立自强,发现歧视现象,要勇敢维权,用实际行动维护女性权益。

2018-06-28 2 2 燕赵都市报 c77039.html 1 别让女大学生 成了求职陪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