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今日头条 直播间 一点号
第11版:河北故事

150年历史的非遗“刻”进黄骅校园

高勇在给学生们上面花模子雕刻课。

高勇的父亲和小孙子一起“研究”面花模子雕刻。

高勇介绍面花模子雕刻技艺及工具。

通讯员 高箐 本报驻沧州记者 李家伟 文/图

一把刻刀,一块木板,手艺人通过运用直刻、斜刻、平抢等雕刻刀法,将寓意吉祥的花、鸟、鱼等动植物和其他图案凹刻在木板上,供制作“面花”使用。

黄骅面花模子雕刻技艺第五代传承人高勇,自幼随其父亲、黄骅面花模子雕刻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高殿华学习面花模子雕刻技艺,从小就有一个将黄骅面花模子雕刻技艺发扬光大的愿望。怀着这份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他不断学习研究面花模子雕刻,在学校开设了免费传授黄骅面花模子雕刻技艺的课程,希望黄骅面花模子雕刻技艺能一直传承下去。

小小刻刀雕出艺术佳作

在黄骅一带至今仍保持着年前蒸“花儿”的习俗。所谓“花儿”,就是一种用模子制作的面食,揉好的面团放入模子一“磕”,面团转眼间就成了公鸡、桃子、鱼等。一过腊八,兄弟各家便开始“集合”,相互轮流帮忙蒸“花儿”。屋里欢声笑语,屋外的锅里热气腾腾。“面花”也是黄骅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做“面花”就离不开“模子”。黄骅面花模子雕刻技艺,是黄骅市羊二庄回族镇高官庄村高姓族人世代沿袭下来的手工工艺,俗称“刻花模子”,其作品是当地传统面食——“面花”的制作工具。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骅面花模子雕刻技艺在家庭作坊中代代传承,能够追忆的年代距今已有150多年。

小时候,高勇总会模仿父亲雕刻模子的样子,拿起刻刀,小心翼翼地在木板上雕刻。最初只是觉得很有趣,慢慢地,高勇越来越喜欢雕刻模子。

面花模子选用木质细腻、纹理密致的木头为雕刻原料,采用阴刻(凹刻、挖膛)技艺,运用直刻、斜刻、平抢、转刻等多种雕刻刀法,通过选料、创板、画外壳、凿形状、截板、修壳、控膛、刻花、净板等近十道工序制作完成。每一个雕刻步骤都需要双手的配合。但是高勇的左手从小先天性残疾,使不上力气,他雕刻面花模子基本上全靠右手。

高勇雕刻面花模子,会比别人费劲很多。但是父亲总会在一旁鼓励他:“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坚持就是胜利。”经历过几次失败后,在父亲的耐心指点下,高勇终于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成功完成了自己的第一个面花模子。看着自己雕刻的小鱼模子,高勇有种说不出的高兴和自豪。他说,那一刻,自己才真正爱上了雕刻模子,希望以后可以通过自己的手,雕刻出更多更好的面花模子。

在父亲的悉心指点以及自己的潜心钻研下,高勇逐渐掌握了每个工具如何操作、如何用一只手使力气、如何进行细节雕刻等。选材方面,高勇严格遵守父亲的教诲,选用的都是东北兴安岭的柳椴木。柳椴木木质细腻、纹理清晰,雕刻成面花模子拿在手里,怎么看都更像是一件艺术品。

高勇说:“父亲一直教育我,面花模子雕刻是一门技艺,需要耐心、细心、精心,才可以精雕细琢出好的作品。用心做,把它做好,让更多的人也喜欢上面花模子雕刻。”

将“面花模子”带进课堂

2012年在泊头职业学院毕业后,高勇便来到羊二庄中心校代课。在他看来,面花在黄骅有着非常深厚的历史,对每一个黄骅人都有特殊的含义,面花模子雕刻这门手艺理应得以延续。他想,为什么不把这项非遗技艺带到学校,让学生们也学一学?与高勇的想法不谋而合,学校也非常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于是,在2012年9月,黄骅面花模子雕刻技艺课堂便开课了。

作为一名代课老师,高勇当时只有1000多元的工资,但为了让面花模子雕刻技艺得以传承,他自费花了几千元为学生们打制雕刻工具、购买雕刻木材。同时,学校也投入资金专门配备木刻室,安装雕刻桌,安装多媒体,方便教学,并将黄骅面花模子雕刻技艺设为羊二庄中心校的校本课程。

“学校将面花模子雕刻技艺课固定为每周五下午最后一节课。这样的课程既锻炼了学生们的动手能力,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也有助于传承面花模子雕刻技艺。”羊二庄中心校校长张云超说。

在得到学生、家长以及相关部门的认可之后,高勇又自费4000多元编写了一本教材。从去年10月份开始,学校选择了四到六年级里一些心灵手巧的学生,组建了木刻兴趣小组,面花模子雕刻由此走进校园,并在学生手中开出“繁花”。

教学中,高勇的面花模子雕刻技艺也在不断提高。他积极参加教育部门组织的艺术教学活动,并在河北省第八届中小学传统文化艺术优质课评比中荣获小学组课程一等奖,这也更加坚定了他将黄骅面花模子雕刻技艺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的信心。

虽然在传承过程中有太多的付出,但在高勇心里,这并不是负担,更多的是享受。当他看到更多的学生了解并深深爱上了面花模子雕刻这门艺术时,他觉得自己是幸福的,所有的付出是有回报的。高勇说,看着孩子们一点一点地把这门老手艺学起来,把这项非遗文化发扬光大,他有说不出的高兴。

企盼古老技艺得到传承

在高勇的记忆中,父亲每天都会坐在窗边雕刻面花模子。他也总会守在父亲的身边,一点点儿地模仿学习。因为他希望,有一天,自己可以像父亲一样,用一双灵巧的手,雕刻出一个个受人喜爱的面花模子。

从雕刻技艺到精细程度,高勇的父亲高殿华并不满足于将面花模子当成一个普通的制作面花的工具,而是当作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对每一道纹理、每一处凹凸面,高殿华都做得精细清晰,力求惟妙惟肖;每一次刀锋的运、抢、转、刻,他都在用心打造。他对高勇的教育很严格。每次高勇雕刻模子时,偷懒了,或是没雕刻好,他都会狠狠地数落一番。

正是因为父亲高殿华对面花模子雕刻的执着和热忱深深地感染着他,高勇时刻谨记父亲的教诲,雕刻面花模子时从不敢有一丝懈怠。他说:“父亲常说,好的作品应该能够打动人,富于表现力和感染力。好的作品,就需要用心去打磨、雕刻。”

“其实,母亲最初不是很支持父亲雕刻面花模子,因为当时家里特别穷,雕刻面花模子很难维持生计。”高勇说,“但是父亲死活不肯放弃这门手艺。他说,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绝对不能在自己这一代‘断’了。”

让古老技艺得以传承,是父亲的心愿,也是高勇的心愿。如今,高勇4岁的儿子对雕刻面花模子也十分感兴趣,每天也总会拿起小刻刀,有模有样地雕刻,高勇和父亲都有一种说不出的欣慰和高兴。

高勇说:“面花模子雕刻技艺,不仅要做到后继有人,薪火相传,还希望借进课堂之机,让越来越多的人爱上雕刻面花模子,让这门技艺红红火火传承下去。”

2018-05-15 2 2 燕赵都市报 c68505.html 1 150年历史的非遗“刻”进黄骅校园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