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今日头条 直播间 一点号
第08版:燕赵新闻

“人家这么惦记咱,心里真是暖暖的”

志愿者一起动手帮老人收拾屋子

通讯员 崔晓萌 本报驻沧州记者 李家伟/文

通讯员 宋学功 齐莉莉/图

日前,任丘张华绿色家园理事关小曼和志愿者代表王艳霞来到任丘市会战道办事处采一社区空巢老人齐大爷和牛大爷家,询问老人的日常生活情况,并坐下来陪着老人聊聊天,细心地记下了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张华绿色家园是华北油田和任丘市知名的爱心组织。多年来,这个群体的成员们一直从事着各种助学、助残、助困等爱心活动。2014年底,他们成立助老部,开始将志愿活动向油区孤寡老人延伸,他们与会战道办事处采一社区携手,创新推出了由1名社区义工、1名好邻居、5名爱心志愿者共同帮扶一名困难老人的“1+1+5”精准助老志愿服务新模式。

其乐融融“一家人”

关小曼的另外一个身份是任丘市会战道办事处采一社区服务站站长。她所辖的社区老龄化趋势相对较高,很多空巢老人,儿女们常年在外地工作,物质生活并不匮乏,但也非常需要帮助。

经过先期征集、摸底并结合老人意向,首批确定了9户(位)老人进入精准助老帮扶项目。主要形式是:每户老人配备5名社会志愿者、1名社区义工以及1名好邻居,如果没有合适的近邻,就请单元楼长参加。

“这种形式让志愿者、社区工作人员、老人的近邻三方人员‘手牵手’,能解决一些现实的问题。”张华绿色家园会长文革说。精准助老项目推出后,采一社区积极支持,社区内不少老人报名参加。同时,家园也通过微信的形式,在社会上招募这一项目的志愿者。短短几天,40名社会和社区志愿者招募完成,并已坚持开展精准助老服务两年。

两个孩子分别生活工作在北京和天津,因为太忙一年也回不来两趟,84岁的齐文玉老人和老伴时常感觉很孤单。两年前,随着王艳霞等其他几位志愿者的到来,这一情况被彻底改变。聊天、做饭、打扫房间……两年下来,每周上门成了志愿者们的“必修课”。“只要是阴天刮风,艳霞就是过不来也肯定会打个电话提醒我们关窗户、别出去,平时对我们的照顾更是没得说,人家都有自己的生活还能这么惦记咱,这心里真是暖暖的。”在老人们心里,他们早已成为了自己的“家人”。

如今,王艳霞的女儿只要放假就会来齐老家,像在自己家一样,老人也拿她当“孙女”对待,数着放假日子等着她来,有好吃的总想给她留着,其乐融融,俨然一家人。

精准帮扶走进老人心里

79岁的牛宝贵老人从事了多年的宣传工作。刚退休那会儿,他和老伴觉得终于能静下来享受生活了,感觉挺好。但随着年岁增大,两个孩子都在外地,也让他们渐渐感受到了生活的孤单和无奈。

两年前,牛大爷家也成了精准助老帮扶对象,为更加突出精准性,家园特意安排从事文字工作的几位志愿者和他结对子。

“我真的不知道说什么才好,说实话,一开始,我只当他们是走形式、交作业,一点没往心里去。”说起志愿者,牛老显得有些激动:“但是事实证明并不像我想的那样,别管是冬天夏天多热多冷,隔三差五他们就会来家里坐坐聊聊,像我们这么大岁数什么都不缺,有人能陪着说说话,整个心都敞亮了。”

让牛大爷最为感动的还不止这些,年前,他在楼下不小心被车撞了一下,腿受了伤,从看病到住院到回家疗养,志愿者就没断过。尤其是一名叫秦红艳的志愿者,在牛老住院期间,她的父亲不幸离世,即便这样,一听说牛老受伤,她还是抽空来探望。“以前没有太深感受,现在几天不见,真的想他们。”牛大爷说。

在这些老人中,另一位69岁的老人也比较特殊,前些年她一直照顾年老的母亲而疏于关注自己的身体,后来因为母亲离世她竟一度患上了抑郁症。在与她结对子的志愿者中,张媛媛学过心理学并且正在从事相关职业,她主动申请和这位老人结对子,并运用专业知识和方法,对阿姨进行细致耐心地帮扶,使老人的精神渐渐开朗了许多,如今已经暂停了治疗抑郁症的药物。

2018-05-05 2 2 燕赵都市报 c66778.html 1 “人家这么惦记咱,心里真是暖暖的”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