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今日头条 直播间 一点号
第18版:悦读周刊

龙一:想写一本与钱有关的小说

本报记者 宋燕

作家简介

龙一

著名当代作家,代表作《潜伏》。

生于饥荒之年,长于物质匮乏时期,故而好吃;长期研究中国古代生活史,慕古人之闲雅,于是好玩。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出身,写小说引读者开心为业。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长篇小说《迷人草》《借枪》《深谋》《暗火》《代号》《暗探》《接头》,小说集《潜伏》《刺客》《藤花香》和小说专著《小说技术》等。

小说《潜伏》和《借枪》改编为电视连续剧播出。

图书简介

《地球省》

著名作家龙一的首部科幻小说。

北京折叠之后,中国折叠来袭。

地球环境的恶化,外星文明的入侵,从生理上控制人类的技术应用,诸多因素导致了清末民初社会在未来的复活。《地球省》用独一无二的笔触书写了社会返祖现象,用濒临死亡的小人物表现了人类求生、求胜意志的彻底而决绝,在之前的科幻小说中从未出现过。

未来世界上最严厉的《终养法》规定:男性年满45岁,女性年满40岁,就必须在规定时间、规定地点“依法死亡”。“依法死亡”由种植在每个人颈后的生命记录仪“蝎子”来执行,由地球同步轨道上的“要塞”来控制,无处可逃。男主角乔伍德是一位距离“依法终养”还有不足13天的老警官,他不想死,他想取出“蝎子”逃避死亡。想要改变命运就要想办法赚钱,工作了一辈子的乔伍德存款余额尚且不够他一个人找黑市医生动手术取“蝎子”,更别谈救他的搭档与爱人马莉金于水火之中。就在此时,西京地上城派来6位特使,5位迅速丧生,仅剩最后一位特使成了地下城最炙手可热的货品。被委任为特使贴身侍卫的乔伍德仿佛看到了改变命运的契机。

——这是《潜伏》作者龙一的首部长篇科幻小说《地球省》中的情节。近日,该书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龙一是文学圈出了名的玩家,为了将谍战中地下党自制火药的过程写得真实,他在家做模拟实验;为了塑造长征路上的炊事员形象,他真的煮了皮带来尝。他笑称自己“五毒俱全”,其实是世事洞明,人情练达。所以他才能让《潜伏》的谍战中充满了办公室政治,让《地球省》的科幻想象中充满了市井气息。雨果奖得主、著名科幻小说作家刘慈欣作序推荐《地球省》,称该书为科幻小说注入了丰沛的文学含量,可以让我们“在惊异的阅读体验中从未来回味历史,从历史想象未来。”

写作每五年换一次题材

记者:在《潜伏》之前,您写过一些其他类型的作品,请谈谈您的创作历程。

龙一:1986年刚进入作家协会的时候,作家协会的领导就对我们说,调你们进来不是当作家的,进来是当干部的,要努力工作。

我想,不培养作家就不培养吧。我那时很爱学习,除了上课之外,自己在图书馆努力学习,专门学自己喜欢的东西。

刚开始的时候我想写一本中国享乐史。1989年,我带着这个创作计划找出版社商量,被退回,编辑说你这个研究选题太腐败了。

后来又打算写一本关于租界的生活史,以天津为主。我又去找出版社,同样又被退回。

我受了两次挫折。那时候刚开始评职称,我没有著述,所以评职称的时候人家很不待见,于是我干脆研究党史,研究在城市当中的地下工作者。

结果这一研究就到了1996年,然后我的一个朋友,就是引我入文学这个行业的肖克凡先生就劝我,说你研究的那些东西可能对你写小说有帮助,不行就改改行?尝试尝试写小说?

我的头一篇小说叫《刺客》,是写唐代行刺杀人的,肖克凡先生帮我介绍杂志出版了;第二篇叫《我只是一个马球手》,也是唐代的故事,在《中国作家》上发表了。

从那以后基本上每五年换一次题材。为什么要换题材?你总在写一个题材的时候,写着写着就会重复,就没有新意了。

记者:是怎样的机缘开始写《潜伏》?

龙一:我写近代的租界题材和当代题材写了5年。到了2006年,古代小说写完了,近代小说也写完了,该写党史小说了,第一篇小说就是《潜伏》。

在我动笔写《潜伏》之前,我记得好像是深秋,作家们在河北吴桥采风,看杂技。当时在场的有河北作家李浩,还有《人民文学》的编辑,就是现在的著名作家徐则臣,当时很年轻。他说,如果有稿子,请给他。我说好,回家之后就开始写。

当年给小说起的名字我忘了,不是四个字就是五个字的名字,故事是《潜伏》这个故事,写的短篇小说。给主人公起名字的时候,好像遇上点困难,觉得哪个名字都不好,地下党的故事嘛,得是民国味儿的名字,于是干脆把约我稿子的编辑徐则臣的名字拆改了一遍,把徐则臣拆改成余则成,就有了这篇小说,14000字的短篇小说。

徐则臣发表时,给小说改了个名字,叫《潜伏》。

读了三年世界著名的 科幻小说 才开始写《地球省》

记者:为什么写科幻小说《地球省》?写《地球省》的出发点是什么?

龙一:我一直认为,在所有的小说创作当中,最难的就是科幻小说。既然要换,干脆就换个难的。但是我也担心,因为自从年轻时读了儒勒·凡尔纳的小说之后,自己只陆陆续续地读了一些科幻小说,没有认真去研究,于是干脆先去阅读,看一看别人是怎么写的。我把世界著名科幻小说家的代表作基本上读了一遍,最重要的一点是看看人家都写了些什么,目的就是为了避免我写的时候内容跟人家重复。这一读就读了三年多,然后才开始写《地球省》。

写《地球省》的出发点其实很简单,我对当代生活虽然了解得不足、不充分,但是这个一般规律我还是懂的,我把自己对整个社会、整个世界发展趋势的认识放到了这个小说中。

目前我认为我们这个社会,整个世界,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归根结底只围绕一个字,就是“钱”。所以我决定写一本与钱有关的小说,或者说我这本科幻小说就是把钱作为一个批判的核心。

记者:著名科幻小说作家刘慈欣作序推荐《地球省》,他怎样看待您写的这部科幻小说?

龙一:《地球省》写了一年多,写完之后,我知道自己这个小说不科学,需要找个行家帮我鉴定一下,看看这个东西到底算不算科幻小说。然后我借着在北京开会的时候跟刘慈欣商量。我跟刘慈欣认识的时间挺早,第一次见到他是在乐视网《机器侠》的首映式上,后来见过几次,印象很好。

大刘很客气地说,写序可以,但是我得先看稿子。过了大概两个月,刘慈欣给我发回来这篇序。这篇序写得真是好,我从来没有遇到过一个在我创作过程中有那种知音感的人,这次真的是有知音感。大刘在序言当中虽然没有明说,但肯定也委婉地透露出来一点:龙一不懂科学,但是能讲故事。不懂科学就不懂科学吧,反正是写以后多少年的事,科学问题我写得再细致,估计也未必真实。

记者:写小说和剧本之前的史料考察或相关资料的收集,应该熟悉到什么程度才可以下笔?对于不熟悉的事物,除了看书、去一些不熟悉的地方蹲点或是和相关行业的人聊天,还有其他的建议吗?

龙一:有一种生活叫体验生活,来源于个人的直接生活;还有一种体验生活的方法叫间接生活。间接生活就是我们通过史料、影像等去了解我们貌似不熟悉的生活。这种间接生活的体验,其实是一个作家度过了初期创作的那种直接人生经验,从而能够长期进行创作的一个很好的依托,也是创作内容深入的一个最重要的倚仗。这种深入生活的方法,我称之为回家深入生活。

记者:《地球省》作为一部软科幻作品,提出了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拜金主义深入人类意识形态深处时人类的处境问题。您真的认为人类社会将会走入这样的极端吗?

龙一:科幻小说是写未来社会发展可能性当中的一种,而未来有无数个可能,所以说,在无数种当中,我只是提供了一种。这种可能性概率比较低。如果说未来会跟《地球省》里说的一模一样,那我也不信。但是《地球省》里所涉及的对钱的崇拜、思想控制、对人的控制,所有这一切会不会发生?我可以坦率地讲,肯定会发生,因为在这之前已经发生过很多次了。

记者:请推荐一本您喜欢的科幻小说。

龙一:我的朋友当中,家里有小学五年级以上孩子的,基本上我都送一套《哈利波特》给他们。我认为在高中毕业之前没读《哈利波特》可惜。奇幻文学、青少年文学或是通俗文学,不管命名它为什么,我都认为《哈利波特》是最好的、健康向上的作品。

2018-04-10 2 2 燕赵都市报 c62638.html 1 龙一:想写一本与钱有关的小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