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今日头条 直播间 一点号
第17版:桑榆晚景

夸夸我的大弟媳

薛玉荣/文

我的大弟媳今年76岁,大弟弟78岁,他们已结婚56年。从弟媳走进我家门那天起,就和我的家人融合在一起,她是父母的好帮手,三个妹妹的好嫂嫂,爷爷的好孙媳妇。后来,她生了两儿一女,我家也很快成为四世同堂的大家庭。街坊邻居都夸我家娶了一个知书达理、善良贤惠的好媳妇。

鸿雁传书 一见钟情

1961年夏,大弟在部队当兵时,经媒人牵线与家乡姑娘赵荣梅开始了书信往来。1962年2月,大弟从部队回家与赵荣梅见面,两人一见钟情,仅一天时间就办好了结婚手续。一周后的2月9日,这对新人步入了婚姻殿堂,并得到了家人、亲戚和朋友们的祝福。之后,两人赴北京和天津看望了我和二弟,也得到了我们的祝福。三周后,大弟带着新婚后的喜悦,告别了家乡的父母和蜜月中的妻子,踏上了返回军营之路。直到两年后大弟退役还乡,他们夫妻才得以团聚。

教书育人 夫妻恩爱

俗语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我的父亲曾是一名农村教师,没想到,大弟媳进门不久,就被村领导推选为小学教师。弟媳走马上任后尽心尽责,在教书育人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提升。几十年来,她和我弟弟恩恩爱爱,同甘共苦,只要有时间,家里的活、地里的活,她都抢着干。弟弟有时间,也会主动分担家务。小两口情意绵绵,大矛盾没有,小矛盾不隔夜,我的父母很喜欢这位贤惠的儿媳。

婆媳相处 步调和谐

乡亲们常夸我家娶到了一个知书达理的好儿媳妇,父母听后,心里美滋滋的,他们经常和我说:“荣梅比别人家的媳妇好,比别人家的媳妇强,有文化懂事理。”其实不用父母说,我也感到弟媳不错,开朗大度,对人热情。

结婚两年后,弟媳的三个孩子相继降生。从那时起,父母和爷爷开始精心照料每一个孩子,从吃喝到衣着,无不留心。小孩子的单衣、棉衣、小鞋等,都是我母亲一针一线缝制的。三个孩子没有穿过尿湿的裤子,没有穿过脏衣服。弟媳教书忙,不忙时还下地干活,做家务,带孩子的事由我母亲全包。所以,婆媳相互包容相互体谅,步调和谐。弟媳和婆婆,胜过女儿和亲娘,几十年没有红过脸。

父母久病 都享高寿

父亲在70岁时患偏瘫,丧失了独立生活能力,当时母亲76岁,虽是缠足行动不便,但她还是坚持照顾父亲,借此减轻孩子们的负担。后来母亲在屋内突然摔了一跤,竟意外骨折,从此,她再也不能站立,只能与父亲一样卧床了,吃喝拉撒全在床上。为了精心照顾老人,大弟弟在父母床边加了一张单人床,日夜陪伴在老人身边。弟媳变着花样儿为父母做好一日三餐,奶粉、鸡蛋、挂面是家里的必备品。父母想吃什么,弟媳就做什么。两位老人吃得舒服,吃得满意。随着年龄的增高,病情的加重,吃饭、喝水要一口一口地喂,尿布得天天洗,褥垫要天天晒,衣服也得经常换,特别是老人排便困难时,大弟就戴上乳胶手套往外抠。我们四个女儿也想尽孝照顾父母几天,让我弟弟、弟媳喘口气儿,每逢这时,弟弟、弟媳就说,你们家里都有一大家子人,离不开你们,咱家人多,没事的,累不着,你们放心吧!

弟弟、弟媳的孩子,对他们的爷爷奶奶也很关心,经常问寒问暖,买吃的、用的。无论回家多晚,他们都要先到爷爷奶奶屋里报告一声“我回来了”,免得老人牵挂。为了爷爷奶奶过冬天屋里暖和,他们给老人安装了两组超大的暖气片。

从我父亲生病到母亲去世这21年的时间里,弟弟、弟媳、侄子、侄媳对两位老人进行了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父亲于84岁时含笑而逝,母亲去世时97岁,这不能不说是孩子们的功劳。

“老嫂比母” 家就是根

父母虽然去世了,但我和三个妹妹仍然把娘家当作自己的根。妹妹们说:老嫂比母,嫂子对我们更亲了!我们姐妹四个在父母的祭日、清明节都回去,平时谁想回家就回去。每次回家,弟媳对我们都像对贵宾一样热情,精心准备美食佳肴,和我们有说不完的知心话。现在大弟媳已是四世同堂,晚辈们对她很孝顺,家庭也非常和睦幸福。

2018-03-05 2 2 燕赵都市报 c55336.html 1 夸夸我的大弟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