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今日头条 直播间 一点号
第07版:创城记

党员带头,“问题村”变身“红旗村”

通讯员 尹川 李从九 本报驻沧州记者 李家伟 文/图

黄骅市黄骅镇东孙村紧邻黄骅市区,共有1120户,3264人。2012年以前,这个村班子涣散、村貌破败,是出了名的“问题村”。在外经商的党员杨金槐回村担任村支书后,狠抓基层党组织建设,村庄面貌实现巨变,村支部自2013年连续四年被评为“黄骅市先进党支部”,曾经的“问题村”如今成了当地闻名的“红旗村”。

新旧对比令人感慨

沿着东孙村整齐的村路一路走来,道路两旁绿树成荫,坑塘荷花盛开,文化墙绘满了整个村庄,红花绿树掩映着民居,一派“新农村”的全新景象……谁能想到,就在几年前,这个村还是另外一番景象:2012年底,东孙村的人均收入仅3000多元。村庄的基础设施更是极度落后,村民吃水困难,排水更难,道路破烂,垃圾封门,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

如今的东孙村,村“两委”班子和谐、高效。村人均收入已达1万多元。东孙村普法夜校、东孙村致富报告会经常在村礼堂举办,票友协会、广场舞协会等组织的文娱活动成为主旋律。在农闲时节,村里联合当地文广新局送戏下乡,举办东孙村消夏晚会,同后沙洼村联谊举办晚会等,业余生活丰富多彩,再没发生一起刑事犯罪。

靠“四心”破解难题

2012年,离乡30多年的杨金槐在村民的极力劝说下,放弃了大城市的事业,回乡当起了村支书。上任之初,杨金槐给自己定下了“四心”要求:要牢记为民办事的“初心”,保证为人处事的“公心”,有维护大局的“政心”,秉持党员干部的“廉心”。

杨金槐说,当时村里负债146万元,村集体收入是零,经常有债权人到村里讨债。为了打开工作局面,他一方面走访村里的老党员、老干部和德高望重的老人,请他们调解矛盾;另一方面,召集全村党员召开党员大会,探讨村庄的发展问题。因为谁也想不出如何还债,杨金槐当即拿出12万元,先期偿还了部分村民的土地租金。

上任5年来,杨金槐没有一分钱的招待费、没拿过一分钱的工资,反而因村里急用钱先后垫资80多万元。不仅如此,村班子其他成员在没有还清村债的情况下,三年没拿村里一分钱的工资。涣散的人心被重新凝聚了起来,群众重新建立起对党员干部的信心。2016年底,东孙村不仅还清了债务,村账本上还有了100多万元的结余。

好日子越过越带劲儿

东孙村村民赵立华今年已经72岁,他说,这几年的变化让他不敢想象。“以前我们村街没正街,道没正道,一下大雨,雨水都没了膝盖……你再看看现在,村里四通八达的,村民们扬眉吐气,终于敢仰脸儿走路了。”

2014年以来,东孙村共投入交通、水利、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37万元,较好地解决了群众反映强烈的饮水、行路、排水、通电等难题。

在带领村民致富上,东孙村的领导班子也想尽了办法。一方面,利用临近市区的优势,鼓励村民种植蔬菜瓜果;另一方面,由村里协调,联系村里的致富能手和在外的企业家,吸纳富余劳动力,仅去年,村里输出劳动力300多人次,增加收入300多万元。村里的“小老板”“致富能手”多了起来……

“下一步,村里打算成立劳务输出公司,对接即将落户本村的黄骅工业园区,进一步壮大集体经济,让老百姓有更多稳定收入。”杨金槐说。

2017-10-13 2 2 燕赵都市报 c26353.html 1 党员带头,“问题村”变身“红旗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