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今日头条 直播间 一点号
第13版:贵姓

“姓氏故事”唤醒血脉亲情

本报记者 孙磊

中国姓氏数量众多,历史源远流长。学者钱文忠曾在央视《百家讲坛》解读《百家姓》,他说:“姓氏以家族为中心、视血缘区别亲疏,乃是中国传统的核心价值之一,是全民族的重要信仰。”

开版的话

古人云: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追根溯源、寻根问祖的传统,体现了华夏儿女的民族自尊、历史自重和文化自信。这种传统有许许多多的表现,其中一项就是对姓氏文化的重视。在中国,姓氏不仅是社会成员称呼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是标明家族来源和血缘关系的一种文字符号;不仅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且与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紧密相连。

姓作为“远禽兽,别婚姻”的符号,是中华民族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经过数千年的分衍发展,有的姓氏已经退出历史舞台,延续下来的姓氏代代相传,延绵不断,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血缘纽带。

姓氏文化是凝聚全球华人最有力的纽带,是连接全球华人最便捷的桥梁,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文明进取精神。姓氏是祖先留给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别忘了自己姓什么”,就是强调中华民族极其重要的归属感、认同感和清晰恰当的自我定位。

今天,《周末》的“贵姓”版与读者见面,和读者一起分享姓氏文化,希望在某种程度上解答读者“我从哪里来”的困惑。

中国有多少姓

中国姓氏数量众多,历史源远流长。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姓氏历来有百家姓之说,常云:“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等等。

人们常说的“百家姓”,实际上是中华姓氏的泛指和总称。冠以“百家”之名,表示数量众多,涵盖广博之义。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姓氏究竟有多少,很难有准确的统计。《百家姓》是一篇关天中文姓氏的文章。按文献记载,成文于北宋初。原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04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其文化内涵极其深刻。《百家姓》为什么以赵开头,因为《百家姓》成书的宋代皇帝姓赵。钱文忠说:“以家族为中心、视血缘区别亲疏,乃是中国传统的核心价值之一,是全民族的重要信仰。”

明代《千家姓》收入1594个姓氏。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北京市的户口档案中就有二千二百多个姓氏,上海市有一千四百个姓氏。据统计,中国人见于文献的姓氏有5662个,其中单姓3484个,复姓2032个,三字姓146个。

人们为什么要有姓?

同姓之间不许通婚,是周朝婚姻制度的规矩,《左传·僖公二十二年》记载:“男女同姓,其生不蕃。”说的是:男女如果同姓通婚,那么他们的子孙后代不会繁盛。《国语·晋语》记载:“同姓不婚,惧不殖生。”说的也是这个意思。在彼时,人口数量对于一个家族的生存发展来说非常重要,这个任务,是姓产生的一个重要的推动力量。

姓的产生,从史籍上看,先秦时期的《国语·晋语》记载“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还有“姬民出自轩辕”的记载。由此说明姓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种族的称号。

姓与氏的区别和联系?

我们常说姓氏,什么是姓,什么是氏呢?姓与氏是不是完全等同?不是的。《说文解字》:姓,人所生也。文化学者、《刘姓演义》的作者刘旭认为,姓与母系氏族的历史背景有关,而氏与父系氏族的历史背景有关。姓用来别婚姻,而氏用来别贵贱。每个人都有姓,可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氏,只有王公贵族和他们的后代才有可能有氏。这种姓氏相别的制度一直沿用到秦朝,那时,周朝的封建宗法制度基本弱化,旧贵族的氏族及姓氏制度也被荡尽清除得差不多了。到了西汉,姓和氏的区别已经不再显现。中国人的姓与氏合而为一,或言姓,或言氏,氏即姓,人们使用姓氏时简单省事,没有贵贱之分,因而很多平民也从无姓到有姓。

关于这个演变结果,可以在司马迁的《史记》中得到例证。《史记中》中把姓氏统称,从此,“姓氏”之称,自太史公起合而为一。其著《本纪》中,言秦始皇则曰姓赵氏,言汉高祖则曰姓刘氏。姓氏作为中国民间文化的一种特殊存在方式的家族文化,一直影响着中国每一个家族的成员。

上古八大姓

目前国内姓氏起源有母系说、图腾说和地名说。如今广为流传的一种说法是,中国如今的大多数姓氏都是由上古八大姓演化而来的,这就是母系说的重要内容。那么上古八大姓是哪些呢?

“姬”姓,“姬”乃是轩辕黄帝之姓,因为黄帝住在姬水旁,便以“姬”为姓。黄帝的嫡系后代周武王姬发,周文王姬昌建立了周朝,分封诸侯国,从由姬姓直接演变出的周姓、吴姓、郑姓、王姓、鲁姓、曹姓、魏姓等411个姓,占《百家姓》总数504姓的82%,由这411个姓衍生出来的姓氏更是数不胜数。

“姜”姓,起源于炎帝神农氏。炎帝生于姜水,因以“姜”为姓。“姜”姓还是今天中国的许多姓氏如吕姓、谢姓、齐姓、高姓、卢姓、崔姓等的重要起源之一。

“姒”姓起源于大禹。相传鲧的妻子修己是有莘氏的女儿,因为吞吃了薏苡这种植物而怀孕,生下了禹。

“嬴”姓,起源于皋陶,皋陶生于曲阜,因而以“嬴”为姓。

“姚”、“妫”同源,都是起源于舜。《通志·氏族略》记载:"舜有二姓,曰姚曰妫。因姚墟之生而姓姚,因妫水之居而姓妫。

“妘”姓,起源于祝融氏。

“姞”姓,姞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也是黄帝赐给其一个儿子的。

细心的人会发现,这八个姓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每一个姓里面都有“女”字。

为什么会这样呢?

刘旭说,因为姓源于母系社会,当时的子女只知道自己的母亲,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所以,那时候的姓都是女字旁或者女字底。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母系氏族制度过渡到父系氏族制度,氏族制度逐渐被阶级社会制度所替代,赐土以命氏的治理国家的方法、手段便产生了。氏的出现,记录着人类历史脚步迈进阶级社会。

姓和氏,是人类进步的两个阶段,是文明的产物。

闲话“贵姓”

中国人初次见面,一般喜欢问:“贵姓?”另一方一般回答:“免贵姓啥。”问别人“贵姓”,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彰显尊贵;别人问自己“贵姓?”我们回答“免贵姓某”,以体现自己谦虚。中华民族是一个文明古国,礼貌、谦逊是我们的优良传统。

关于“贵姓”,见于《通志·氏族略》的记载: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意思是说,只有尊贵的人才有姓氏。但,在历史上有三个姓不能用免贵,如果你用了免贵,不但会被人笑话不懂礼数,有可能还会招惹麻烦,那么是哪三大姓呢?

第一个是张姓。相传,玉皇大帝姓张。玉皇大帝是道教神话传说中的天地主宰,关于玉皇大帝未成仙时的俗家名字有很多说法,有的说叫张坚,有的说叫张百忍、张友人、张友仁。玉帝的主宰地位是在宋真宗时期开始的。由宋真宗为道教高上玉帝加尊号曰“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昊天玉皇上帝”,尊极为特殊的天神,是天道众神之领袖。所以宋朝以前张姓也可能说免贵。

第二个是所在朝代皇帝的姓氏。理论上虽说皇帝的姓不如玉帝的姓尊贵,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皇帝的姓可是比玉帝的姓实用得多。古时赐国姓(皇帝的姓氏)可是无上的光荣,只有大功之臣才会尊享。唐初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的李勣原名徐世勣,字懋功。唐高祖李渊赐其姓李,后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改名为李勣。娄敬建议刘邦都关中,为刘邦所纳,刘邦便赐娄敬姓刘。

第三个是孔姓。这与孔子有关。孔子是“文圣”,孔子的后人在历史上也受到至高的礼遇。孔子的直系子孙都会受到册封。册封孔子后裔始于汉高祖十二年,封孔子的第8世孙孔腾为奉祀君,自此孔子嫡系长孙便有世袭的爵位,之后的千年时间里,封号屡经变化,直至1055年(宋至和二年)改封为衍圣公,曾一度改为奉圣公,后又改回衍圣公,后世从此一直沿袭封号。前后延续2000多年,直到1935年(民囯二十四年),民国政府取消衍圣公称号,改封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才结束。衍圣公明清时期为正一品官阶,列为文臣之首,享有较大的特权,其居住的衍圣公府(今孔府),是全国仅次于明清皇宫的最大府第。曲阜孔氏家族受历代帝王追封赐礼,谱系井然,世受封爵。所以孔姓不需要说免贵。

现代社会就不存在谁尊贵不尊贵了,所以现在这几个姓也大都说免贵,既表示对人的尊敬,也表示自己的谦虚,是中国千年礼仪之邦的优良传统。

2017-09-03 2 2 燕赵都市报 c19330.html 1 “姓氏故事”唤醒血脉亲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