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今日头条 直播间 一点号
第12版:观点

一边“反婚”成流行,一边“相亲”猛回潮——

“婚恋市场”的两张面孔

大银幕上进行着一场草坪婚礼。突然,准婆婆在来宾的一片惊呼中冲上前对新娘又是捏鼻子又是掰牙口地检查是否整容,然后又把怀疑的目光投向她的胸部。随之,画面切入一辆某品牌二手车,广告词响起:“重要决定必须谨慎”。

或许是因为这则广告本身堪称性别与身体方面的反面教科书,或许是因为在电影院播放时宽阔的大银幕放大了内容的荒诞,这则广告迅速成为了舆论焦点。

婚恋广告频遭声讨,相亲市场悄然崛起

近几年关涉婚恋题材的广告频频引发声讨,已经成为舆论高危地带。更值得注意的是,在网友对种种婚恋广告同仇敌忾的同时,婚恋相亲市场却在国内悄然崛起,占据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前段时间,一篇名为《中国式相亲价目表:我儿子才33,不考虑没北京户口的姑娘,有户口残疾也行》的文章席卷了都市男女的朋友圈。无论文中描写的比魔幻现实主义更魔幻的细节是否属实,只要在周末花点时间到北京朝阳公园转一圈,就会收获大致相似的第一手印象。

相亲作为社会事实一直存在,但是在经过了二十世纪若干轮席卷全国的自由恋爱运动后,相亲在十年之内迅速回潮,涌入日常话语,乃至以《大女当嫁》、《中国式相亲》等以各种形式堂皇进入公共视野,却仍令人咋舌。默许父母在朝阳公园的烈日下日复一日兜售自己,甚至和父母一起出现在《中国式相亲》嘉宾席上的年轻人,当然也包括他们的父母,受到的物化并不亚于广告里拙劣的表演,他们为何能够安之若素(或至少咬牙接受)呢?

大城市中反相亲、反逼婚潮流的兴起

事实上,抵制相亲、控诉逼婚,甚至进一步演化为反感双方父母、警惕婚姻本身在互联网上已经成为一种“主流”,和传统的“恋爱结婚天经地义”观念分庭抗礼。

但反婚不全是网络媒体上的口舌之快。根据民政部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尽管适龄未婚人口一直增加,结婚登记对数却从2013年起呈现负增长。反相亲、反逼婚伴随着结婚意愿的降低,一方面是因为女性作为婚姻中传统上被物化的一方、更多承担被低估的家务劳动的一方,意识到并开始抵制不平等的婚姻安排。而重要的另一方面是,婚姻本身保障性功能正在弱化。

首先,婚姻作为生产生活协作单位的地位正在下降。家庭外大部分男女都能独立获得收入;家庭内各种电器、高度普及的外卖送餐、名目繁多的上门服务和养老机构,使以往来自婚姻的协助如今都可以用金钱购得——连母职的履行都能够转化为月嫂和保姆的专业服务。

当今社会中,婚姻的另一重要诱惑是合作买房。可是,在人口、土地和各种资源都在持续向城市集中的中国,房地产作为经济命脉同时也扼住了近亿有购房刚需的青年人的命脉。学者的数据证实了人们的猜测:初婚年龄和房价之间的正相关的确存在,迫于购房压力,更多年轻人推迟了进入婚姻的时间。

购房能力的下降还直接影响了婚姻最核心的功能——“生育”的实现。总而言之,城市的生活压力迫使年轻人开始反思传统上认为天经地义必须达成的人生成就,在收益减少、代价过高的情况下,婚姻乃至核心家庭并不能承担风险、提供保障,反感逼婚、推迟乃至拒绝进入婚姻即便偏激,也是一种合乎逻辑的结果。

故事的另一面:“啃老”和相亲文化的回潮

以上描述和分析都主要针对房价高昂、服务业便利的大中城市、中等或以上收入的青年人群。他们是这个时代有能力发出最大声音的人,但并不是所有人。对于中小城市、中等以下收入的人来说,家政、外卖、送货上门等花哨的服务在承受力之外,在生活中以社会协作取代家庭协作并不现实。在“80后”作为相亲市场主体、“90后”迎头跟进的今天,人口红利逐渐变为人口负债,社会养老压力越来越大,结婚养老、养儿(女)防老就又回到了视野。

“啃老”这个对经济上依赖父母持明确批评态度的词不过诞生于2005年,今天就已经因为成为最广泛、习以为常的社会事实而淡出了公共话语。很多观察都指出,“90后”比起“80后”对父母更少叛逆而更多依赖——毫不奇怪,叛逆是需要经济底气的,他们在包括婚恋在内的方方面面更多听取父母安排就自然而然了。因此,“门当户对”这个老词开始越来越频繁地从二十几岁的人口中说出,当然人们也时常像《欢乐颂》那样将“门”与“户”包装成更好听的眼界层次和共同语言。

(澎湃新闻)

2017-08-03 一边“反婚”成流行,一边“相亲”猛回潮—— 2 2 燕赵都市报 c11229.html 1 “婚恋市场”的两张面孔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