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今日头条 直播间 一点号
第03版:周末/策划

婆媳之故事篇

从婆媳到母女

张玉欣为公婆做的根达菜。

一家人聚餐。

张玉欣和公公婆婆一起包饺子。

张玉欣(右)和婆婆(中)、婆婆的母亲的合影。

本报记者 孙磊 文/图

深泽人张玉欣今年40岁,她的婆婆张俊欣68岁。张玉欣和丈夫1999年结婚,到现在已经18年了。张玉欣说,这18年当中,没有和婆婆吵过一次架,红过一次脸。熟悉张玉欣的人说,她是个直性子的人,快人快语,有事情从来不藏着掖着。张俊欣说,张玉欣看上去大大咧咧,可挺会哄人的,一家人生活,同在一个锅里吃饭,哪有锅盖不碰碗勺的,可每次张玉欣都能轻松地化解问题,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其实,张玉欣和张俊欣婆媳之间和谐相处最不容易的一点是,张玉欣的丈夫在2009年的时候已经去世了。

体会到母爱

7月1日,张玉欣的儿子放假,张玉欣从深泽县驱车一个来小时赶到正定,接上孩子后,便立刻返回深泽,孩子的爷爷奶奶已经在家里做好了一桌饭菜,等候他们多时了。

张玉欣今年40岁,是深泽县留村中学的一名教师。1999年她和丈夫结婚,第二年生下了一个男孩。儿子是他们家的独苗,从张玉欣的公公开始,到她的儿子已经是三代单传了,一家人把这个孩子视为掌上明珠。儿子聪明懂事,中考满分650分,他考了600分,顺利上了一所省重点中学,并且还拿到了1000元的奖学金,这个孩子是全家人的骄傲。

吃完饭,老两口不舍得让孩子走,孩子也玩得很开心,张玉欣就让孩子在爷爷奶奶家过夜了,尽管她也有很长时间没见孩子了。

刚结婚的时候,张玉欣和丈夫、公婆住在留村中学附近的三间土坯房中,一家人其乐融融。她和丈夫都把工资交给婆婆管理,那时她每个月挣600元钱,交给婆婆500元钱,自己只留100元钱。张玉欣说:“我那会儿什么都不想要,每天下班回家,都有人把饭做好了,我就觉得特别幸福。别人都买衣服、买鞋,我穿的布鞋和衣服都是婆婆做的,我觉得比他们的还好看。”

婚姻给了张玉欣另外一种收获,那就是体会到了母爱的感觉。

10岁的时候,张玉欣的母亲便去世,她是由父亲一手带大的。在父亲的悉心照料下,她健康茁壮地长大,并且结婚生子。可她心中总是隐约觉得缺少些什么,结婚之后,婆婆对他们的关爱让她明白,原来自己缺少的是母爱。婆婆不仅母亲一样照顾她,还像母亲一样传授她女红。结婚之前,张玉欣根本不会做针线活,是婆婆手把手教会她如何织毛衣、如何缝纫、如何做衣服,这让张玉欣感觉到非常温暖。

快乐的时光总是很短暂,就在一家人一起向未来奋斗的时候,一场噩耗袭来:张玉欣的丈夫得了白血病。丈夫刘强生前在赵八乡政府上班,人勤快,口碑好。小日子原本平平淡淡,幸福和谐。万万没料到,不幸突然降临了。

2009年7月30日,这可能是张玉欣生命中最黑暗的一天。那天,丈夫早上刷牙时出了点血,流了10分钟才止住;中午,在单位吃的饭全吐了,觉得浑身无力。赶紧去医院,当检查结果出来,丈夫被医生确诊为急性淋巴白血病。“那一刻,真是晴天霹雳,感到天旋地转,脑子一片空白”,张玉欣说。

共同面对灾难

在省城石家庄住院时,张玉欣和丈夫常常会在晚上走出来散步。得知了丈夫确切的病情后,一天晚上他们走了很远很远,说了很多推心置腹的话。丈夫说:“老婆,我知道我的时间不多了,在这个世界上,我最舍不得的就是你,我最放心不下的就是爸妈和孩子,只有你们过得好,我才能走得安心。”

一个女人单独带着孩子生活,总会遇到很多的困难。这些年每当遇到难题的时候,张玉欣便想起丈夫临终前对她的嘱托,她说;“我既然答应了他,我就一定要做到,好让他安心。”

张玉欣这么说了,也这么做了。

张玉欣的婆婆张俊欣出生在北京,一直在北京长大。上个世纪60年代,她随父亲一起回到深泽老家,那会儿张俊欣只有16岁,她的父亲在回到老家后不久就去世了,作为家中的老大,她自觉承担起了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十年之后,张俊欣的母亲和弟弟妹妹回到北京,她因为在深泽结婚生子,便留了下来。

每年,张俊欣都要去北京探望老母亲和弟弟、妹妹。每次,她都喜欢带着张玉欣和宝贝孙子一起过去。有时间的时候,他们一起去故宫、颐和园游玩,一起爬长城,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2005年,张俊欣又一次带着张玉欣到北京探亲,这次有一个特殊情况,婆婆的老母亲生病住院了。当赶到医院时,张俊欣80多岁的老母亲一个人躺在病床上,十分孤苦可怜,张玉欣便提出来:“我们带着姥姥回家吧。”婆婆也正有此意,等老人病情稳定了,便把老人带回了深泽老家一起生活,老人平时就和张玉欣的公公婆婆一起住,这一住就是八九年,直到2013年老人去世为止。张玉欣从来没有觉得不方便,反而家里人多了,她觉得更热闹了,更有家的感觉了。她把婆婆的母亲当成自己的亲姥姥一样照顾。

婆婆年纪大了,身体不好,心脏和肾脏都不好。每年要住两次医院,张玉欣总是守在病床前端水送药,无微不至地照顾。平时家中的大小事都是婆婆做主,可婆婆对张玉欣总是特别温和,从来没有红过脸。张玉欣的婆婆说,家里有什么活儿,欣欣总是抢着干,天气冷了,她给我们俩买羽绒服、毛衣裤,而且又特别会哄人,我们从来没有隔夜的矛盾,有这样一个儿媳妇是我们的福气。

爱和婆婆包饺子

这几年,一直有人给张玉欣介绍对象,她也见过,但最后都没成。平时的生活中,张玉欣爱摆弄摆弄花草,写写文章。生活中,她最喜欢的还是和家人一起包饺子,家里人都爱吃饺子,日子再拮据、生活再忙碌,隔三岔五全家人也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吃。张玉欣说:“和面的和面,搅馅的搅馅,儿子还会帮着擀皮儿,我喜欢这种其乐融融的氛围。”所以一有时间,她就和公公婆婆一起包饺子吃。

张玉欣说,照顾公公婆婆是给丈夫的承诺,就算以后再婚,她也不会不管孩子的爷爷奶奶。张玉欣的心思婆婆都清楚,她心里感激,也离不开这个懂事能干的儿媳妇。每次张玉欣和孩子过去的时候,她都做一桌香喷喷的饭菜,临走的时候,还要给他们把家里菜园里种的新鲜蔬菜带上,黄瓜、豆角、根达……都是他们最爱吃的菜。可她心里也明白,不能耽误儿媳妇。她常常对张玉欣说:“你看你还年轻,别让我们成为你的累赘啊!”

2014年5月和6月,张玉欣因为腰部肿瘤和阑尾炎连着做了两个手术,是婆婆一直在手术室外守候着,等待着。她住院的那段时间里,是婆婆和小姑轮流照顾她,跑前跑后。这让她非常感动,也更加坚信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

因为孝老敬亲,张玉欣被评为“深泽县第二届道德模范”,并在全县作了报告。她还先后被授予石家庄市优秀班主任、市级优秀团干部等荣誉称号。2015年,这个家庭被深泽县委宣传部、县妇联、县广电局评为“深泽县最美家庭”,张玉欣还在深泽县365百姓故事汇·美德故事人人讲宣讲活动中获奖。最让张玉欣和家人引以为豪的是,《教师文汇》杂志在得知张玉欣的故事后,特意将她作为封面人物刊出。《燕赵都市报》“情义河北”栏目也曾报道过这个不幸而温馨的家庭。

张玉欣说,女人是一个家庭的风水,付出和牺牲都是再普通不过的。我并不比谁崇高,我只是割舍不下身边的亲人,他们于我就像亲生父母一样,无论前方的路多么远、多么坎坷,我都会义无反顾和老人孩子一起走下去。

2017-07-09 婆媳之故事篇 2 2 燕赵都市报 c6843.html 1 从婆媳到母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