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潮风古韵汕头老城 2022年07月28日

桔柚花香迎客舟,

一帆春雨渡汕头。

海门回望千峰涌,

港口雄开万里流。

弦管倾城唐宋曲,

嵌雕绝技鬼神愁。

红棉白鸟诗情在,

况有潮声微似秋。

--老舍《赠梅阡》

“先有小公园,再有汕头市。”汕头曾流行着这样一句话,说的就是汕头老街的小公园片区。正如著名作家冯骥才所说:“城市的源头是一条街,最早的街后来就叫作老街。”汕头老街,是汕头开埠的发祥地,见证了汕头那段百年商埠最为传奇的岁月,记录了曾经的繁华与骚动。随着汕头市中心的不断东移,而今的汕头老街已是繁华落尽,然而这片老街区,就像老祖母那满是皱纹的脸,深沉沧桑,每条纹路都是一个长长的故事,每个疙瘩都是一段铭刻的历史。

汕头老城指的是汕头市榕江北岸的旧城区,从汕头西堤码头到外马路口的1公里路,云集着大量建于20世纪初期的建筑,马路边避雨的“骑楼”、鳞次栉比的老字号商铺、略显芜杂的斑驳街道,以及门窗上古朴的装饰花纹,饱经沧桑却又极具历史风情,处处透露着独特的潮汕风。在这里,一切仿佛静止,一切都是曾经的老模样,这段区域的氛围和建筑风格,可以说是汕头城市发展史的一个缩影,从中可窥见汕头作为中国南方一个通商口岸,在近代两百年来的贸易往来密切和频繁的程度,称得上是一处颇为耐人寻味的地方。

“四永一升平,过去最有银。”提起汕头埠,不得不提小公园,小公园是潮汕人寻根的一个地方,人们骄傲地把这里当成汕头的发源地,小公园也成为当之无愧的明星。小公园的核心地标是始建于1934年的中山纪念亭,红柱绿瓦,亭四周筑石椅,外表呈八角状,这座看似普普通通的小亭却时时牵动着汕头的神经,甚至成为连接海内外的“神经元”。以中山纪念亭为中心,顺着八角亭的八条柱子,八条骑楼老街呈扇形放射出去,条条道路通码头通海洋,从而形成了著名的“四永一升平”(是永安街、永和街、永泰街、永兴街和升平路)和“四安一镇邦”(怀安、万安、吉安、棉安、镇邦街)。八面散开都是中西合璧的骑楼、街市建筑,这些楼多是潮汕先民漂洋“过番”赚了大钱之后在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回乡兴建的,融合了欧亚及南洋建筑风格,见证了汕头历史商业的繁华。这是全国唯一保存完好的开埠区,历史文化风貌展现出一派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气象。

徜徉一条条曾经繁华的街道,仔细看着街上的招牌,多么熟悉的字样啊,照相馆、面馆,药铺、发廊、邮局,走着走着,就像穿越到20世纪三十年代。眼前仿佛浮现出“小公园开埠区”里,华侨们从海外归来,千幢骑楼拔地而起,百年商埠迎来鼎盛时代。华丽精致的柱头、拱券、浮雕与窗饰,依稀可以辨识出原来的色彩;褚红、草绿、靛蓝,它们曾骄傲地涂抹在窗框与浮雕上;永平商场、汕头旅社、佳乐烟酒、阿水鞋行那些模糊的字迹,像从旧电影走出,可以想见当年的歌舞升平,流光溢彩。而今成片区域人去楼空,只有一楼少数铺面还维持着经营多年的生意,寂寞冷清不免令人唏嘘,一个时代的影子,正在越来越黯淡。

提起小公园辉煌的过去,那是许多老一辈汕头人心中最值得骄傲的记忆。杨老伯已年近八十,土生土长的老街人,家在中山亭不远的万安街。他记忆中小公园是早年汕头市最繁华的商圈,曾经是汕头老市区的心脏,道路两侧骑楼商户林立,吃喝玩乐应有尽有,大街小巷终日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小贩的叫卖声、人车的穿梭声相互交织,宛若独特的潮汕交响乐。其中最让他难忘的,莫过于老城区的核心建筑南生公司百货大楼曾经的辉煌,这座建成于1932年的七层洋楼,就算现在看起来也挺气派,它是由华侨集资50万大洋所建,商号称为“南生公司”,是当时汕头第一座拥有电梯的建筑。它的楼式正是一座典型的骑楼式建筑,采用中西结合手法建造,独树一帜的希腊立柱令人赏心悦目,雕花图案栩栩如生,拱廊设计巧夺天工,外墙立面装饰细腻丰富,带涡卷的希腊爱奥尼柱头、中国古典图案浮雕等被广泛采用,楼内天花板的横梁雕刻着花卉等浅浮雕,地面采用彩色地砖铺贴而成,楼梯两侧一侧为艺术造型的铁栏杆,另一侧贴着带有鲜花绽放图案的瓷砖,华丽的装潢依稀可辨。现在的南生百货,虽然耐不过岁月变得斑驳显出陈旧,但仍能感觉到当年的旺盛气势。

汕头老街的骑楼建筑风格既有中西合璧的开放气质,又有古朴浓厚的潮汕气息,如同一幅展示建筑历史发展的长幅画卷。在建筑专家眼中,骑楼老街古朴幽深,一砖一瓦都体现了独特的南洋风格;在游人眼中,骑楼老街融汇时代变迁,是解读汕头历史的密码;而在老居民眼中,骑楼老街孕育他们成长,留下了欢乐的童年回忆,篆刻着拼搏的创业印记,还将是他们颐养天年的地方。对于骑楼,或许曾经经历,或许口口相传,他们有着讲不完的故事。

(白英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