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五月榴花照眼明 2019年07月19日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青苔落绛英。

——唐·韩愈《题榴花》

石榴的长相,便不似中原产物。

黄河文明孕育的果实,天然带着敦厚中正的属性,诸如桃李梅杏枣梨,一核一肉,简单干脆,果腹解渴也便(biàn)宜。

石榴籽实浓密,又奇在“千房同膜,千子如一”,且颜色冶艳,莹透透,亮晶晶,红玉玛瑙般千堆万重(有一种名贵红宝石就叫“石榴米”),像阿里巴巴山洞藏了异域美人,面纱轻掩,眉心一点嫣红……

纵然学术有争议,石榴由西域传至长安,古籍诸多记载。晋代张华《博物志》:“汉张骞出使西域,得涂林安石国榴种以归,故名安石榴。”安石国(亦有称安国、石国)大抵在今天伊朗附近,说它是西域物产,亦不为过。

石榴花开在夏季,故农历五月又称“榴月”。

《博异记》载一故事。天宝年间,崔元徽春夜遇女伴十余人,有杨氏、陶氏、李氏等,又有红衣者,姓石名阿措。其间,来一位封十八姨,诸人皆歌酒以待。十八姨“性颇轻佻”,打翻酒盏污染阿措红衣,阿措怒道“诸人即奉求,吾不奉畏耳”,拂衣而起。原来,封家姨乃风神,桃李开花皆依赖,阿措为石榴,夏季乃绽,故不惧春风。

石榴花有大红、粉红、黄、白四色,《瓶史》曰“浴榴宜艳色婢”,因花色鲜艳,能降服同好,只有“紫薇”“木槿”等浓烈花色才配与她为婢。唐代韩愈写榴花,“五月榴花照眼明”,一片亮烈新鲜,读来心情愉悦。此诗写与好友张十一,后两句“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青苔落绛英”,其时,两人同被贬谪,诗人以“花开寂寞,无人来赏”暗喻怀才不遇,是有委屈和不满情绪的,花之浓烈衬人之落寞,萧瑟欲重。

红石榴花,似火苗燃烧,古人亦称“榴火”,“红杏交榴火”“两株榴火发诗愁”“榴火帝城春”“榴花开欲燃”……诗词比比皆是。我喜爱的黄梅戏《秋》,巧用“榴火”道具,映衬琴与觉民青春蓬勃的爱情“五月榴花红似火”“点燃千枝小红烛,照亮一条爱情河”,含蓄表达翠环内心的情感奔涌“榴林深处情如火,拨动心湖起微波”,更燃起觉新反抗腐朽、坚定希望的决心勇气“愿人间处处燃榴火,丛丛簇簇开满坡”……

榴花如火,美丽热烈,与女子素有机缘。

簪发有它。温庭筠写“海榴开似火”“花宜插鬓红”,红花黑发,好看得紧;杜牧写“一朵佳人玉钗上,只疑烧却翠云鬟”,担心榴花会烧掉姑娘秀发。《宋史五行志》,有诬告孝顺媳妇杀了婆婆,“妇不能自明”,嘱咐行刑者把鬓上榴花插入石缝,若存活可证冤屈,“后果生”。火是严正象征,打鬼驱邪的钟馗,头上也簪了石榴花,端午五毒尽出,“鬼判官”力护百姓,兼做了“毒判官”。

染衣有它。蒋一葵《燕京五月歌》:“石榴花发街欲焚,蟠枝屈朵皆崩云。千门万户买不尽,剩将女儿染红裙”。古人染布多用花草,《唐六典》“染大抵以草木而成,有以花叶,有以茎实,有以根皮”,石榴花与石榴皮皆可染色,成品却不是诗里吟咏的“红色”,花、皮煮熟皆泛黄,是经典“秋香色”的底料。

制脂有它。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十五》:“燕脂有四种……一种以山榴花汁作成”。《北户录》郑虔云“石榴堪作胭脂,睿宗女代国公主常为之”,公主爱用石榴制作胭脂,丢弃的籽实竟然在皇宫里长成了一片树林。

裁裙有它。英雄难过美人关,便说他“拜倒在石榴裙下”。唐人盛行的“石榴裙”,本来取石榴花娇红丰润之色泽,然而石榴开花,皱巴巴的花瓣冲破束缚、绉纱般舒展铺张的自在,又贴合了唐代奔放自由的民风,辉映了唐女饱满浓烈的风采。周昉《簪花仕女图》、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均有“石榴裙”样本;唐诗中亦多“石榴裙”诗句,李白“移舟木兰棹,行酒石榴裙”、白居易“眉欺杨柳叶,裙妒石榴花”、杜审言“桃花马上石榴裙”、万楚“红裙妒杀石榴花”……俱是美人风情。女皇武则天,感业寺为尼,写下“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倾诉对李治的思念。一直到明清,石榴裙依然是女子心头好,《红楼梦》六十二回,题目叫“呆香菱情解石榴裙”,香菱斗草弄污裙子,宝玉惋叹“可惜这石榴红绫最不经染”,又是宝琴特意带来的衣料,连忙拿了袭人的红裙,替香菱解围。

农历八月,石榴成熟,正是“试剖紫金碗,满堆红玉珠”的好品相。

古人喜欢籽粒丰厚的彩头,常把石榴摆在新嫁娘的几案,寓“榴生百子”。《北史·魏收传》,安德王高延宗,纳李祖收女儿为妃,文宣帝高洋赴李家宴,妃母宋氏“荐二石榴于帝前”,问诸人莫知其意,魏收曰:“石榴房中多子,王新婚,妃母欲子孙众多。”帝大喜。明代王穀祥《题石榴》诗云:“榴房拆锦囊,珊瑚何齿齿。试展画图看,凭将颂多子。”

石榴味美,吃它却不是省心的事儿,汪曾祺先生说“吃得一嘴籽儿,而吮不出多少味道,真是‘所得不偿劳’”,正是我的心里话。

然而世间的风雅,不就是只等闲下来、静下来、耐下心来,慢条斯理,才得其中况味嘛。赏榴花、吃榴果,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