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求字 2017年12月30日

门振成/文

写《丰田泼墨记》,忽对丹青产生兴趣,于是跟画家李丰田学了一招。不料,此招点中穴位,捅开了学国画那根筋。

回家画个虾,朋友说,这不是齐白石的吗,笑谈间卷吧卷吧拿走了。又画一枝梅,朋友仍不嫌弃。老伴逗我,“你真有才,一夜之间成了会下蛋的公鸡了。”这下,本人真有点飘飘然了。便没深没浅地画了张《松下问童子》,画面上有山、有树还有正在对话的人物。画完后挂在墙上,怎么看怎么好看。只是题字不敢下笔,自知书法这东西是唬不了人的。

这天晚上,我做了个梦,说是拿着这张画求人题字。信步走进一座金碧辉煌的书法殿堂。那里古今名人云集,历代佳作荟萃,丹青墨宝琳琅满目,景象壮观令人兴奋。

细品一幅行书作品,开头写“永和九年……”咦!这不是被唐太宗誉为“神品”的《兰亭序》吗。伴随天籁之声,书圣王羲之显像了。他身着东晋朝服,脚蹬粉底官靴,美髯俊秀,姿态闲雅,平和简静,道骨仙风。“此品为赝,实乃后世书法名家之摹本,兰亭真迹已随太宗殉葬矣。”啊,是真的?我愕然。此间,唐朝大臣颜真卿急速赶来。他满脸怒气,为祭祀侄儿被奸臣所害,奋笔疾书,一气呵成《祭侄稿》,其笔力劲健,线条跌宕,气势夺人。开唐书新风,称天下行书第二。接下来,宋代四大书家列队登场。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他们融“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颜真卿书法为一体,在继承中融合,在融合中彰显其各自的天性。为宋后千百年的书法尤其行书开了不二法门。再往下元明清书家赵孟頫、董其昌等等,就连顶戴花翎的清相刘墉也不甘落伍。哎呀!太多太多的大家、名流,成千上万的碑帖、真迹,带着仙气,卷着旋律,舞动着,倾诉着扑面而来。有高山流水,有大河奔腾,有田园诗,有交响曲,海潮般的大美汉子铺天盖地,令人惊愕,令人神往……

迷蒙中,眼前出现契丹祖山的幻影,只见家乡书法名家王杰挥动如椽巨笔,饱蘸平泉之水作墨,铺泽州大地当纸,写下气势恢宏的十个大字:“海上飞濠镜,鸿雁重归来。”我曾在嶂石岩碑林里见过此作。倍感先生胸怀之博大,笔酣之气正。羡慕之余,我正要向他求字,忽见他的母亲迎面而来,我便向前握住大娘的手,脑子里最先闪过的却是房子。怎么会是房子?说来还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事。那时我在承德日报社工作,因住房紧张被安排在与一家街道办事处住对面屋,三间房各用间半。当时的街道主任正是王杰的母亲。老太太人好,热情,我们虽然见面不多,心里却有一家人的感觉。不久,办事处搬家,老太太拒绝八方伸手,毅然把房子给了我……转眼三十多年过去了,这种感恩之心却从未忘怀。眼下,机会来了,我多想表白啊!恍惚间大娘不见了,王杰也不见了。

此时,大厅外传来一阵喧闹的掌声。走出一看,哦!一群人正围着“大师”求字。近瞧,此人身着红地金边绣满万字锦的立领唐装,手拿紫砂小壶,腕上的佛珠在肥大的袖口里时隐时现。乍看上去,像是儒法道融为一身的前朝隐士,唯气质浅薄,有世俗造作之气。果不其然,此人挥毫便是“一笔虎”“精气神”什么的。再往下写,他会掏出记满诗词警句的小本子。什么“床前明月光”那是必须的。如有人让他现场即兴,他会瞪着眼瞅着你一个字也“崩”不出。“崩”不出字来,却能“崩”出钱来。别看写些地摊劣品,且自称名气大矣。

另有一位“大师”,让你哭笑不得。此人留着披肩长发,身穿花格衬衫,看上去比女人还女人。他自称名门之后,当场只献一个字:“道”,不过这个字写得极为出奇,最后那笔“辶”写完后不抬笔,来个180°大转弯,用力往回一甩,甩出个又粗又长的马尾巴。笔一停,掌声起,“托儿们”起哄捧场。一西服革履油头粉面者站出来说:“诸位,诸位。这个字在北京低于三万块是拿不走的。大师初来河北,特惠文友,五折,五折了。”话音刚落“托儿们”竞相出手。这时,一些土包财主、二杆子老板们该动心了,于是便有纷纷解囊者。

这是什么玩意儿!这不是书画界的乱象嘛!华夏五千年的文明衍生出来的汉字,视为国粹的书法艺术,岂容世俗烟火熏染。我气愤,我呼喊……

“嘿,嘿!起来上街买菜喽!”老伴捅醒我。我眼望屋顶,长出口气。心想,买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定要回老家平泉,向王杰求字,请他为我的画题上字。因为王杰是名副其实的书法家,他的字是真章,有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