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红色号角响起的地方 2017年08月13日

邯郸陕北新华电台广播人员在沙河村合影

邯郸陕北新华电台旧址

魏琳正在播音

抗战胜利后,为了向海内外宣传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反对内战、和平建国”的正确主张,冲破国民党对新闻报刊、广播宣传的封锁,晋冀鲁豫中央局根据延安党中央的要求,克服一切困难创办了邯郸新华广播电台。

2009年,中国军事科学院一位专家到邯郸参加红色文化论坛时专门指出,近代史上邯郸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邯郸战役的胜利,几乎是后来的解放战争攻坚战中的主要模式;二是邯郸新华广播电台的建立和播出。

本报记者 陈正

天上掉下来两部“导航机”

1945年底,为保持河南新乡和重庆之间的联系,国民党从重庆派飞机给新乡守军空运了两部“导航机”,不知何故飞行员将焦作当成了新乡,两部“导航机”被空投下来,被刚刚占领焦作的八路军和民兵缴获。  获悉这份“天外飞来的礼物”,晋冀鲁豫军区通讯三处副处长王士光立即派出专人日夜兼程将机器运到了山西省左权县看后村,后转运至邯郸市峰峰矿区街儿庄村。  由于导航机只能用于短距离对话,要将其作为口语广播的器材,必须经过技术改造。当时,国民党当局对解放区的封锁禁运,造成各种广播器材严重缺乏,特别是改装必需的绕制调幅变压器,更是难得一见。通讯处人员就地取材,从当地煤矿废旧器材中分拣原料,一遍遍地进行绕制测试,另一路人员乔装打扮后,冲破地方封锁从天津购置来部分电讯器材。  两个月后,经过反复试验,两部导航机被成功改装成了输出功率为250瓦的广播发射机。正当电台准备播音时,国民党当局前来攻打邯郸,为保证设备的安全,全体人员进行了转移,撤离至涉县西北22公里的西戌镇沙河村。  涉县文化馆副研究馆员、西戌镇文化站站长王矿清讲述,电台初建时,条件十分简陋,办公地点设在老百姓的庭院里,院子北靠土堰,堰上打下五孔土窑洞,西边一孔是播音室,东边一孔是机房。另一孔是后来的陕北新华广播电台播音室。为了防止敌机轰炸和土窑风化,用木头架顶起窑洞,以免震塌。  架设发射天线需要电线杆,西戌镇的民兵们乘着夜色,从百里外的磁山镇扛来了26根杉木,昼夜不停地挖土架线,就这样,一根根发射天线耸立在太行山上。  为了解决广播的电力问题,他们又临时盖起了一间瓦房,烧木炭发电。当时木炭来源很少,根本不能满足需要。为了保证发电,工作人员组织周边村民进山烧木炭,自给自足。  1946年9月1日,邯郸新华广播电台进行了首次播音,呼号为“XGHT”,有波长49米、6122千周和波长240米、1250千周两个频率。“首次播音内容是中共中央的声明、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的号召、民主建国军总司令高树勋将军的反内战通电、‘九一’记者各地贺电、本台介绍、苏皖六次大捷等。这是中国广播史上最应铭记的一刻。”王矿清说道。  1949年元旦,邯郸新华广播电台正式结束播音,部分工作人员与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合并,原有的两部机器,专供转播陕北台节目使用。1949年八九月间,邯郸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全部撤离西戌,大部分到山西太原,成为山西电台的前身,一部分由平山进入北京,成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一部分。

两支宣传队“西戌”大会师

1947年3月中旬,胡宗南大军进犯延安,党中央决定中宣部、新华社和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实行战略转移,其最终目标就是涉县西戌镇。建立起来仅半年时间的邯郸台,这时接到上级指示立即准备接替陕北台的广播,同时担负起两个台的广播工作。  3月29日晚,陕北台在广播了我军在西北战场上的第一个大胜仗——青化砭大捷的消息后,便日夜兼程向太行山区的涉县西戌镇邯郸台住址转移。当晚,邯郸新华广播电台就呼出了陕北新华广播电台的声音,3月30日开始正式播音,这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当时面向全国、全世界的唯一的宣传通道。  事后,敌人探知接替陕北台的邯郸新华广播电台就在沙河,由于沙河村太小,在地图上没有标识,敌军就疯狂地轰炸邢台市的沙河县,还有武安市的冶陶镇,演绎出了一出“真假沙河”的闹剧。  随着邯郸台接替陕北台的广播,晋冀鲁豫中央局在延安的中宣部和新华总社没有到达之前成立了新华临时总社,以便能够为邯郸新华广播电台提供文字广播。当时,离沙河村2.5公里的西戌村是新华临时总社的驻地。  从4月1日起,临时总社开始编发文字广播稿件。电务科由高飞同志负责,收发报都在沙河村。陕北台和邯郸台的新闻报道原稿都由临时总社供给。社论、评论等是由新华社跟随毛泽东的范长江领导的四大队发到临时总社,然后再由广播电台向全国播发。  1947年7月上中旬,经过3个多月的跋涉,行程两千多里,中宣部副部长、新华社社长、晋冀鲁豫中央局宣传部长廖承志等新华社大批人员到达涉县西戌村并立即接替临时总社开展工作。延安、太行两支新闻队伍胜利会师。“邯郸新华广播电台等红色新闻机构在西戌3年,其中中宣部、新华总社和陕北电台在太行(涉县)一年多,这是一段特殊时期的战斗历程,有着特殊作用和重要贡献。”王矿清讲述,“新华总社在太行恢复工作后,把太行临时总社开始履行的‘三位一体’职能发挥得更好,‘耳目喉舌’作用进一步加强,特别是新华广播电台的重要作用更加突出。为党中央和前线指战员及各地党政领导和广大人民服务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功不可没。也从另一方面证明,新中国的新闻和广播事业从这里走来。”  1948年5月下旬,陕北新华电台随新华总社转战平山,1949年3月25日,和新华社一起进入北京,改名为北平新华广播电台。原来的北平新华广播电台改名为北平人民广播电台。北平新华广播电台仍用陕北新华广播电台的播音时间和波长。1949年9月27日改名为北京新华广播电台。1949年12月5日改名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一直沿用至今。

中国红色英语广播第一人

“这里是XNCR,陕北新华广播电台。今天,9月11日,我们开始播送新办的英语新闻节目,由新华通讯社专为讲英语的朋友们提供关于中国方面的新闻……”1947年9月11日,一个柔和、清丽的声音从太行山麓涉县沙河村的一座窑洞里传出。  这个声音属于魏琳。一个当时国内还少有人知的名字,随着中国革命的进程,魏琳的声音传遍了全世界,从这个声音里,世界人民读懂了中国,魏琳也被誉为中国红色英语广播第一人。  1947年9月11日,在涉县沙河村,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增设了英语广播。英语播音在汉语普通话广播结束后播出20分钟,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报道我军胜利的消息和解放区人民的新生活。这是党中央直接领导下的对外广播的开始,我党通过电波冲破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新闻封锁”,把中国人民的声音传向世界。“那个年代战火纷飞,但从1947年9月11日到今天,七十年来我们的英语广播一天都没有停止过,这一天也被当作国际台英语广播的生日。”王矿清介绍。  魏琳和战友们打破敌人的新闻封锁,用准确、清晰的英语向全世界人民传达中国革命的真实信息。为此,她们需要躲避敌机的轰炸,还要防止野狼的袭击。当时播音室与编辑部不在一个村里,中间隔着四五里的山野小路,路上时有野狼出来伤人,“我每天黄昏从编辑部去播音室必然要走这条路,听说狼怕火光,我就打着手电筒,一边走一边唱着歌来给自己壮胆。”在魏琳老人的回忆中,涉县西戌的日子艰苦但充满了希望。“当时,我们经常吃的是小米饭、窝窝头、白水煮空心菜。煮小米饭的锅巴是我们最好的点心,大家叫它‘列宁饼干’。条件虽然艰苦,但大家心情特别愉快,同志间亲如兄弟姐妹。我深深体会到,人民广播事业在战争年代是有好传统的,形成了一套严肃认真的好作风,这些需要我们今后不断发扬光大。”  新中国成立后,魏琳先后在中央广播事业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担任英语播音员、英语播音组组长,播过新闻,也主持过文艺节目,始终用英语传达着中国,沟通着世界。

(本版图片由王矿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