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书香作伴 2017年07月09日

刘庆国参加一些征文比赛获奖若干

一家人开心读书

本报驻邢台记者 邢云 文/图

时下,很多人的手机永远开机,微信朋友圈时刻刷新,放眼望去,碎片化的“指尖阅读”比比皆是。宋人程颐有语: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鉴于前述种种,对于很多人来说,静下心来读一本书,几成一种奢侈。自然,这个奢侈,不是书籍之本身,而是读书的时间以及读书的心情。

河北省邢台市沙河市柴关学区刘庆国老师一家,皆嗜书如命。读书这件事儿,业已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在书中认识世界,在书中指点江山,在书中与先哲们对话,清风徐来,闲书一卷,赏读之间,其乐融融。

有一种家风叫读书

刘庆国家住沙河柴关村,地处大山深处,距离沙河市区约50公里。

他的爱人高丽和他一样,是一名老师。从小学到中学,他们俩都是同班同学。更为让旁人称羡的是,高丽的父母也是老师,打孩提时,便教过他们。同时,高丽的妹妹也是老师,她的爱人和刘庆国一样,还是老师。

家里这么多人从事教育,定然不会缺少书籍。家风使然,耳濡目染,在这个大家庭,读书简直就是一种生活习惯,是再平常不过的事儿。

如今,两位老人业已退休,得空翻阅书籍,创作根雕,倒也乐乐呵呵。最近,高丽的爸爸迷上了《盗墓笔记》《鬼吹灯》,而她的妈妈则正在看一些闲散小说。

“没有固定的喜好,而且阅读的范围很广,只要有兴趣了就读。”高丽说,自然的、历史的、哲学的,读不同的书会有不同的收获。

老人喜欢读书,孙辈儿更喜欢。刘庆国的儿子刘博今年上初一,平时在家里写完作业,就读课外书,他尤其喜欢鲁迅的文章,《朝花夕拾》《呐喊》《故事新编》等等。为了买一本《朝花夕拾》,刘庆国夫妇跑了好多家书店才买到。

静静的阅读,沉浸在浓浓的书香里,是这一家人常见的风景。高丽说,与书卷相伴,家里有书的芳香,是一种幸福。

人要有点儿书香气

刘庆国今年38岁,他读书时碰到佳词好句喜欢朗读出来,闲暇之余,经常参加当地朗诵协会组织的一些活动。

尽管从事教师职业,但其实,刘庆国并非师范院校出身。

刘庆国的父亲上过高中,这在深山里的家庭里实属难得。父亲一直鼓励他好好学习,指望着知识改变命运。

刘庆国自幼喜欢读书,在街坊邻居里是出了名的。小时候,学校里流传小画本,《杨家将》《西游记》《三国演义》……你一本我一本,相互交流着看。

第一次读大部头的经典名著是在上初二时,刘庆国从同学那里借来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刚读了没几页,同学却告诉他第二天必须归还。

简单吃过晚饭,刘庆国做完作业便迫不及待地打开那部长篇小说,没想到坐在凳子上一动不动,一口气读到晚上十点多,家人见状便几次催促他休息,他嘴上答应着,心里却再次沉浸在保尔·柯察金的世界里。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它给予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保尔·柯察金的话给了他巨大的精神力量。

刘庆国回忆,因为家人屡屡催促,他便关了电灯,用一个被单遮严窗户,守着一根蜡烛,熬了一个通宵,直到天色转亮才把书看完。

刘庆国是家里的老大,他很用功,也很争气,中考时成绩在沙河全市位列前50名,按照他的规划,希望进入高中继而上大学。但家里实在是太穷了,作为家里长子,刘庆国需要尽早毕业,然后帮助父母承担家里的责任。

刘庆国最终选择了邢台市农业学校。中专生涯并没太多升学压力,他有空便扎在图书馆,如饥似渴,利用读书充实自己。

再后来毕业,通过一次招聘考试,刘庆国如愿进入一所小学。校园的生活单纯而积极,他身上总会带一本书,走到哪读到哪,树荫下、教室里,常常能看到他认真读书的身影。再后来,他调到柴关学区工作,更是成了学校图书馆的常客,翻书阅读做笔记,还经常帮助学生做阅读指导。

书中自有颜如玉

说起刘庆国夫妇的结缘,也是因为书籍。

从邢台农业学校毕业以后,刘庆国父亲患上重疾。因为交通不便,他常骑着自行车再倒车为父亲购买药物,生活压力可想而知,整日疲惫不堪。

有一段时间,刘庆国去一个门店帮忙。彼时,高丽从威县师范毕业之后,已是柴关小学的一名语文老师,她得知刘庆国的境况,便委托一名学生,将一本散文集送给他,书中夹了一张纸条:我很喜欢这本书,望这本书能给你增加力量。

因书结缘,相知、相惜,直至伉俪情深,书,成为两个人最为中意的定情之物。

在他们家里,沙发、床头、甚至洗手间,都摆放着几本书。唐诗、宋词、自然历史,与古人握手,任思绪驰骋,上下千年。龙应台、余秋雨、路遥……与大家对话,读哲理故事,品味生活的酸甜苦辣,开启生命的智慧之光。

莎士比亚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这句话用在刘庆国家里,再贴切不过。

有时一家三口还彼此交流读书心得,一个人物或一个情节,都会讨论半天。时光便在茶韵袅袅、书香阵阵中缓缓流淌。全家人在读书中收获快乐,在读书中悠然成长。

书香洋溢春夏秋冬

读书多了便尝试着要写上几笔。刘庆国时而会写些文字,游记、心得,不一而足。沙河市教育局编纂的校本教程里还收录刘庆国的文字。

刘庆国说,他写完文章都会让爱人“审阅”。高丽是语文老师,结构章节,字里行间,很容易看出稿件的些许问题,便提笔像阅读学生的作文一样,认真修改丈夫的文字,走过春夏秋冬,走过以后的悠悠岁月。

许多时候刘庆国还参加一些征文比赛,获奖若干。大人的生活自然影响着孩子,刘博的作文写得也很不错。

岁月悠悠,以书为伴,那书香、书魂、书音、书韵,是热闹中难得的淡然、泰然、怡然、超然。

冬去春来,转瞬即逝,“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梦随心飞,静默如花,便完美了永恒的诗意的栖居。

积财千万,无过读书。读书奥妙,在于朗读。在这方宁静的精神世界里,书香一缕,心香几许。在刘庆国一家看来,捧一本好书,找一处静地,在文字的时空中穿梭游走,或驻足书中的某一个华章,最后在心底满满地沉淀,宛若登临高山,流水在侧,此乐何极!